侯永志: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6-17 11:1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时代出台的关乎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文件。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发展目标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提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推动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即将跨越高收入国家门槛。从国际经验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少,甚至已跨过高收入门槛但又退回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也不乏先例。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其发展质量不高,既没有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公平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不充分、不平衡。我国发展成就巨大,但质量短板比较突出,经济结构协调性不足,技术创新存在薄弱环节,城乡区域发展的平衡性有待加强,居民收入分配有待增强公平性。
其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水平等均有巨大提升,住房条件、出行条件明显改善。随着发展进入新时期,城乡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品位,需要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但从供给端来看,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还不够丰富。
最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途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地位整体上升。在大变局下,只有抓住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机遇,提高产业、技术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继续做大经济总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的现代化水平。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同时解决三大关键问题,即把效率、公平和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于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首先,高质量发展要解决效率问题,以最少的要素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其次,高质量发展要解决公平问题,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增进公平,没有公平就不会有持续的效率提升。最后,高质量发展要解决永续推进问题。持续发展不仅涉及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最重要的是发展的永续性。经验表明,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不是经济增速一时的高低,而是经济增长在适宜速度上的持久性。这是系统工程,既涉及需求,又涉及供给;既涉及资本积累,又涉及创新能力;既涉及内循环,又涉及外循环。
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公平、效率和持续发展三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意见》是一个高质量的系统性文件,既注重效率问题,也注重公平问题,同时也关注持续发展问题。
在效率问题上,《意见》强调,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要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要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要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些内容涉及市场公平竞争、公平准入、破除垄断、增强价格灵活性以及负面清单、民营企业发展等问题,将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在公平问题上,《意见》第六部分专门论述。在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实,有助于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格局。
在持续发展上,《意见》明确,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科研储备和支持体系,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为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强大的科技基础。
总之,效率、公平和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要义,三者互相关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推进改革时,要考虑效率对公平和持续发展的影响,反之亦然。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