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李锦:走出一条保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详情

李锦:走出一条保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中宏网 / 2020-06-05 17:11:34
在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0年工作时提出,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并且提出无论什么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六保",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六稳"和"六保",体现了中央审时度势的"把脉定向",是宏观政策调控的进一步"校准"。国有企业要围绕保"产业链供应链"精准发力,在新的时期找准中国国企"保产业链供应链"的新思路。
 
李锦:走出一条保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 
 
  在疫情带来的全球危机下,美国等国的政客针对中国提出了"撤资中国","产业链去中国化","脱钩论"等观点,并做出一些倒行逆施的动作。我们要保持定力,以稳定谋发展,以创新寻找出路,以开放拓展市场,不惧怕西方少数势力对中国的敌视,努力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做到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用改革开放办法,走出一条保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5月14日开会,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与此同时,5月14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财经频道采访时称,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表明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可以切断整个中美关系。两会后,美国宣布在中国的企业回国等一系列措施。
 
  企业产业链将决定全球竞争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着眼长远,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不断上升。全球制造业产出的50%以上来自亚洲,30%在中国。因此,疫情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会对全球产业链条产生巨大的影响。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过程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供给链按下暂停键后,率先冲击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第二阶段是随着疫情的蔓延,海外供应链梗阻与需求回落反过来进一步冲击中国产业链。第三阶段是全球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第四阶段是发达国家产业链回归与中国供应链的重构。
 
  目前,全球产业链的战争,实际已经打响。情绪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一方面不能天真地认为,中国防控疫情和快速复工复产的成效,会导致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转移。而应理性地认识到,疫情之后,发达国家对各自产业链痛定思痛之后,将加快弥补和完善各自或区域化的完整产业链,有的甚至在重塑"去中国化",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当前全球水平分工的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是全球生产要素以市场化方式自由流动的最优化配置,在疫情发生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疫情发生以后虽然会打破这种稳定性,但跨国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时会更注重效率、效益和成本,疫情所带来的产业链调整也必然是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而不会以少数政客的意愿而转移。美国等外资企业如果从中国撤资,就需要转移生产基地,在美国和其他地方重新建设生产设施,寻找产业链配套上的新伙伴。这一过程对这些企业而言成本高昂,并且存在难以逾越的困难。2020年,我们需要基于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程度和产业自身特性,对我国供应链进行分类管理,一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国家使命、时代使命,也是2020年的首要的和基本的任务。
 
  畅通产业链,让产业链循环起来。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产业链循环是起点,决定其它。面对疫情全球蔓延,中国最先控制了疫情,获得了经济康复的先机。中国有效防控输入性病例,快速复工达产,中国将迎来供应链修复和调整的战略机会窗口。
 
  健全产业链,补齐链条短板。我国工业具备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加上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14亿人口,有接近4亿的中产阶层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市场。越是在当下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下,越要健全产业链,抓住关键问题,补齐短板,凸显劳动力成本、供应链成本、营商环境等优势,完善产业链配套设施,吸引更多全球优秀企业加入我们的产业链集群,用更大的开放抵御"去中国化"的错误思潮。要从战略上把握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多元化、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再造基础产业链。要在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我们产业链上有一些短板,有些甚至是致命的短板、容易被人家"一剑封喉"的短板。一旦面对不可控的政治或自然因素,产业链存在断裂的危险。所以面对疫情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我们应该倒逼自己尽全力将产业链中的一部分举足轻重的零部件环节实现本土化,运用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和工业突破,以产顶进。
 
  提升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看到我们的短板和软肋。我国总体科技实力还不高、关键环节还受制于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融合,企业生产方式、产业合作机制、市场运行环境等都发生深刻变化。向高质量迈进的中国制造,需要抓住数字化机遇,坚持创新驱动,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巩固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完善生态链,建设产业链集群。国企的生态链中有数千万家中小企业,若干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只有发挥创造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更好驱动整个生态链焕发生机。今天,产业链供应链不再是上下游环节的简单衔接,而是向着更加多元复杂的生态系统转变。要重视国企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平台企业的带动作用,用共赢的理念为产业链供应链"赋能"。提高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平台的数字化水平,中小企业是产业链末端,要形成国有大企业为龙头的生态链,增加我国产业供应链弹性,中国制造的产业链集群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调整产业链,加快新型基建。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对供应链变革影响巨大。要发挥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5G建设进度,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动实现信息、技术、产能等精准配置与高效对接,从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当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保得住,或者都应该保。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考虑和制定政策,可能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更符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有时,企业采取重组甚至破产等方式,反而能使生产力得以保全。
 
  构建双循环链,实现国内国外促进新布局。5月14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谋划、新布局,也为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指明了方向。我国所具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种优势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启动国内经济循环,鼓励出口型企业转向内销。中国去年出口了2.6万亿美元,随着世界疫情的扩张,今年一季度我们的出口额降低了11.4%。第二季度的情况应该会更差。我们要针对长周期订单低迷的状态制定策略、改变策略,加快启动国内经济循环,鼓励出口型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造,扩大内销份额。对国外市场,要重视网络空间的市场价值,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作用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帮助他们加入跨境电商平台,增加中国的贸易进出口量。
 
  全球产业链链合作,强力推进全球化。我们要提高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风险的能力。加强联合抗疫,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国际合作与治理,支持我国企业加快走出步伐,保障全球供应链节点安全,包括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可能某某产品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去了,但是每天也都还有很多外国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最近有个数据,大约有40%的外资企业表示近期还要加大对中国的投资。美国人是逆全球化,我们是强力推进全球化,我们不应该改变,也不会改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