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荣:关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问题的思考
中国绿色经济 陈玉荣 / 2020-05-20 00:46:04
关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问题的思考
陈玉荣
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深化粤港澳三地合作,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经济湾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版图上的一大亮点,亟需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粤港澳三地合作创新生态系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主体高度集聚,产业体系配套完备,环境开放包容,具备了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的现实基础。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发展瓶颈问题,如三地产学研脱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人才不足,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有待提升。同时也面临区域内制度差异与跨境要素流动性障碍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跨境创新要素流动,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文化,在区域融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因此,笔者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若有不周之处,敬请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
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到底什么是“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名称又从何而来,大在哪里呢?
1.粤港澳大湾区名称的由来。滚滚珠江,东南入海,历经万亿年,冲击出一块5.6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平原。出海口位置的广州,一边挑起珠海、中山、佛山、江门、肇庆,一边连着深圳、东莞、惠州。9座城市在祖国南大陆的边缘围出一片大大的海湾。著名的大亚湾、伶仃洋等等都是这个大海湾的一部分。不过,您千万别忘记,这个海湾里,还坐落着紧挨深圳的香港和紧挨珠海的澳门两个举足轻重的特别行政区。大珠三角“9+2”,构成了一个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达6672万人。再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把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作为整体计算,2016年GDP总量超过1.3万亿美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6500万标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75亿人次,是亚太地区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协作的主要地区。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货物贸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近三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存量超过1900亿美元,占全国(不含港澳台)的1/4。该地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特征。港澳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90%左右,内地9市制造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该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整体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同城化趋向增强。该地区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入深化升级阶段。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10个补充协议框架下,粤港澳三地在经贸、技术、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正进入全面、深层次合作阶段。
2.什么是湾区?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先进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国际知名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个数据曾经显示,全球经济总量中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目前国际一流湾区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纽约湾区面积2.15万平方公里,人口2340万人,GDP达1.4万亿美元。旧金山湾区面积1.79万平方公里,人口760万人,GDP达0.8万亿美元。东京湾区面积3.68万平方公里,人口4383万人,GDP达1.8万亿美元。
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于2004年由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首次提出,是指占位不同但彼此相关的生态位的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协同整合创新资源,共同构建价值共创、共赢、共同演化的开放创新网络。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是“自生长性”和“共生演化”。世界三大湾区(东京、纽约、旧金山)经济都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湾区经济的活动范围和影响辐射力。湾区城市积极抓住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汇集了最新的信息和人才资源,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的创新中心,形成了开放创新生态系统,激发了创新活力,催生了创新创业主体和大批创新成果。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依靠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借鉴国际湾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吸引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家、工程师等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世界各种优质创新要素与资源,发展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为粤港澳湾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2009年我国完成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并提出四项跟进工作,即跨界交通合作、跨界地区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协调机制建设。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以落实上述跨界地区合作。广东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包括“开展珠三角城市升级行动,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等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达1.5万亿美元,超越纽约湾区的1.45万亿美元在世界四大湾区中排名第二。而拥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开始。根据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地域范围讲,“9+2”城市群模式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2”为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9”为9个广东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6659万,GDP总量超过约1.34万亿美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标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最新发布的《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测评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力位列四大湾区之首,整体影响力指数排名第3,高于东京湾区。但粤港大湾区又与世界三大湾区有很大的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是1个国家、2种制度、3个法域和关税区,流通3种货币,制度方面的差异比较大;而世界三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都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同一种体制的框架内进行。
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三角9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世界级城市群,湾区总面积达5.65万平方公里,集聚6800万常住人口,面积和人口均位列四大湾区之首。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在一带一路规划中被正式提出,2017年3月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报告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随后,国家发改委带头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从理论设想阶段迈入实际规划和布局阶段;2017年7月,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在习总书记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广东省、香港、澳门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目前,规划方案已经报批,并将于近期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世界三大湾区,虽然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统一的发展规划,但在创新要素聚集、资源禀赋、经济体量及区位优势等方面,具备了与世界级湾区相当的基础,是进一步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
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有利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和科技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17年,湾区GDP总量达1.54万亿美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2.1%,约为旧金山湾区的1.8倍、直逼纽约湾区、约为东京湾区的3/4。依托世界级海港群和空港群,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旅客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在全球湾区中独占鳌头,开放经济优势突出。
(1)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具备打造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基础条件。据科技部综合评价,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 年稳居全国第二,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0%;技术自给率接近70%,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湾区内核心城市香港聚集了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科研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并取得了不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在光纤技术上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深圳凭借华为、中兴、腾讯、顺丰、万科、比亚迪、华大基因等一系列代表先进技术及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及海量可望成为独角兽的创新创业企业。
(2)上下游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3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之外,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健全,这为研发、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商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入2000年以后,粤港澳合作着眼于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向纵深化发展。鉴于粤港澳三方优势产业互补性特征,粤港澳在此阶段的合作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广东与香港的贸易额从2003年的592.56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5916.6亿美元,增加近10倍。2014年粤港澳地区也率先实现了区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极大地增强了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动力。同时,优质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着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性服务业也将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科技与创新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可以关注创新经济发展新阶段下的新经济。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主,集聚了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正在培育的军工、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东莞是全球最大的传统制造加工业基地之一;广州的汽车制造业、重大装备、造船等高端产业发展较快;佛山拥有电气、陶瓷和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珠海形成了精密机械和石油化工的主导产业;中山形成电子电器、五金家电等特色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创新产品,一小时车程内就能采购到各种产业配套要件。
(3)区位条件优越,地利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及香港、澳门两大对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区域。四是“一国、两制、三关税区”是优势,也是建设世界级湾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2.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瓶颈问题。粤港澳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
(1)社会制度差异导致港澳与珠三角九市在经济交流方面存在困难。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的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在5.6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三个相互独立的关税区,客观上限制了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三地在深度融合方面尚存在不少障碍。香港与内地在CEPA等政策落地的理念、认知、行动上尚有差异,存在内地热、香港冷和“大门开、小门不开”、“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不利于构建经济高度融合的大湾区城市群。
(2)人文差异导致三地深度融合难度较大。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港澳地区在法律体系、法律传统、法制观念和贸易规则等方面与珠三角地区还有较大差异,司法合作存在障碍,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粤港澳三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交流融合不够顺畅。
(3)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且缺乏整体协同性。香港、深圳、广州均是大湾区的超大城市,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产业发展层次,还是在城市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已进入国际一流城市行列,而肇庆、江门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则较低,仍处于国内三四线城市行列。珠江口东西两岸在经济实力、产业发展阶段、常住人口数量等方面差距较大,东岸有香港、深圳两个国际化大都市,而西岸则缺乏发展引领城市。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新兴产业错位发展、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整体协调难度较大,一些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未形成城市群效应。穗、深、港等相对发达城市在促进自身优化发展的同时,如何带动大湾区内其他欠发达城市提速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成为大湾区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4)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通道有待优化,城际轨道交通发展明显滞后,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的交通连接线仍不够,港口、机场、轨道交通未能充分利用,跨界交通基础设施接驳不够顺畅。大湾区对外通道不够,铁路对外运输能力较为紧张,限制了大湾区与纵深腹地的经济联系。
(5)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走高,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存在空心化的风险。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土地开发强度日益提高,现已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港澳本来就是弹丸之地,对产业项目的容纳能力极为有限。能源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90%以上的能源都是依靠外省调入。劳动力成本方面,随着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逐年持续减少,靠外省劳动力输入的珠三角地区近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用工荒,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虽一再提高却仍然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另外,粤港澳大湾区许多城市近些年来房价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粤港澳大湾区在生产要素成本高企的形势下,低端产业逐渐向外扩散转移,而创新能力欠缺又导致高端产业发展不足,容易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
(6)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对国际高端资源的吸引力有待加强。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有较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全球知名的大湾区相比,对产业发展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然有待提升。在国内,也面临着长三角、福建自贸区、海南国际自贸港等地的竞争。
(7)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容量虽相对较大,但是环保约束更紧。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南海之滨,海域广阔,环境容量相对较大,但是由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加之由于前些年高速发展所遗留的环保欠账较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使得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更高,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仍面临较强的环境约束。
(8)粤港澳大湾区的愿景规划真正落地成形尚需时日。目前,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社会各界已广受关注,但规划正式出台时间尚不可知,而且从规划到国家多个部委、粤港澳三地各方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直至规划落地成形更是需要时间。
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策略。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这就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硅谷的成功虽然源于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发展初期,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的军工采购推进了硅谷的技术创新集聚发展。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我国国防军工产业化加速发展,粤港澳湾区各级政府要向中央政府争取各种政策资源,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大力优先促进发展核动力、航天、航海、国防信息化等现代化高端军工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积极推进产业转移与升级,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同时,加快传统制造业外迁,发展形成以香港―深圳―广州为发展主轴的世界级都市圈。应共同治理湾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湾区核心区域的珠江流域水土污染问题,共同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滨海休闲、宜居宜业、风景优美的生态环境。
2.提升跨境协同创新效率。各地要发挥优势协同发展,在重点领域实现制度创新突破,共同制定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政策,建立科技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预警系统。在不改变税制的情况下,探索设备折旧方法、科研设备的进出口补贴,科研经费的跨境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大粤港科技项目的联合招标工作,为推进跨境创新合作提供改革试点,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实现粤港澳湾区内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程序简化,大力提升协同创新效率。
2.构建国际化、多层次的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粤港澳湾区知识产权运营监管中心、创投服务中心和适应科技金融发展的投资担保中心,发展金融保险业务。充分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依托自贸区,推动粤港澳湾区与旧金山、纽约、伦敦湾区加强在高端科技创新、顶级国际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合作,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国际优秀企业和人才入驻,并联合在旧金山湾建立粤港澳的创新总部基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多元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引进来”和“走出去”,最终构建一个由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孵化器、国际化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中心、一流的法律服务机构组成的高效创新服务体系,实现湾区内外创新资源要素整合协同效应。
3.促进粤港澳湾区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港澳的双转型,要素流动是关键。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特点是“一国两制”,粤港澳分属三个单独关税区,三地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短期内要素流动仍会受到限制(广东城市之间要素流动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障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最大的不同。只有要素自由流动,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在大湾区内推动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首先,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对新进驻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在资金上给予大力奖励,用于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并优先给予项目支持。其次,加强通关便利化硬件建设,大幅增加E通道,提高人员通关查验智能化水平。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降低申请赴港澳商务签注门槛、简化审核程序,探索推行“回乡证”便利化改革。促进赴香港“一周一行”政策的弹性化,优化湾区居民尤其是有特殊或紧急需求人士往来澳门的签注政策。再次,提升粤港澳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三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设立研发“小物流”绿色通道,便利研发设备、标本、辅材、药物等的跨境流动。资金方面,争取与研发相关的资金跨境流动较为自由,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对跨境资本流动给予外汇管理便利,探索并建设适合港珠澳三地的FT账户体系。第三,加快落实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同等待遇。落实大湾区内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是促进要素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领域,推动港澳居民在内地公司注册、准入限制、税收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社会领域,加快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社保、医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探索港澳居民在执业就业的深度开放,在前海蛇口、横琴、南沙等自贸区试点率先进行职业资格单方认可,以律师行业为试点,探索拓宽独资法律服务机构和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范围。允许港澳籍大学毕业生考取教师证并就业,探索港澳服务者举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准入前享受内地待遇等。民生领域,促进港澳居民在内地购票、购房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4.共同培育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文化氛围。创新文化环境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共同培育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文化氛围。硅谷之所以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创新发动机和引领者,根本原因在于别具一格的创新文化,其特点是平民化、组织扁平化、经验交流、知识共享、拥抱变革、挑战传统,能够充分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硅谷创新文化对技术人才的流动、聚集发挥了良好作用,在人才集聚的自组织机制安排方面,具有不可复制性和替代性。应将西方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构建适应粤港澳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文化。粤港澳大湾区的自然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形象和规章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精心培育和引导营造形成一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追求变革、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独具一格的创新文化是粤港澳湾区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灵魂和活力源泉。
5.构筑高度开放的粤港澳湾区“自由创新服务区”。要重点突破目前各行政区划地域边界刚性、地方政府制度及行政性保护壁垒等障碍。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促进粤港澳湾区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大力完善区域开放式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分享交流,创新传播、扩散机制,降低创新成本,获取关键创新资源,可将闲置的知识和技术商业化。在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发展目标下,由中央领导联合粤港澳湾区各级政府,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各方利益,形成共识,集聚合力,联合打造高度开放的粤港澳湾区“自由创新服务区”,提升湾区整体创新能力。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香港、澳门,和前海、南沙、横琴三大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由不同行政级别政府规划管理,缺乏统一协调,亟需进一步扩展自由贸易区的地域范围。要在环珠江出海口及东西岸的湾区核心地带,把已有的五区联点成片,积极争取中央政策,联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又高度开放的粤港澳湾区“自由创新服务区”。以其为依托,实质性地推进深化粤港澳的创新合作,探索区域一体化治理机制和新的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整合集聚世界级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在创新服务区内打造跨境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跨区域产业价值链和分工协作网络;联合共建一批世界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共享最新科技资源、信息数据库;形成联合创新区,统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技术创新开放共享制度,加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打破传统行政区域壁垒,实行一体化治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融合共享,最终形成以“自由创新服务区”为发展内核,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粤港澳湾区创新生态系统。
6.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港澳+深穗珠”自由贸易区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区内有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而港澳本身已经是自由贸易港,如何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情况下推进大湾区各地区之间的协同融合,成为发挥大湾区内贸易区制度的叠加效应与规模效应的重要路径,探索建立“2(港澳两个自由港)+3(深圳前海蛇口、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个自贸试验片区)”自贸区联盟,可以在制度、法律、标准等方面从更高的层面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借鉴港澳特别是自由港的发展经验,探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的全面对接与衔接。推动港澳作为三个自贸试验片区的标杆和带动作用,使三个自贸试验片区成为港澳自由港制度外溢的首要承接,形成“2+3”共同带动建设开放型湾区,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为推动我国主导的更大范围的自贸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制度框架。大力推动自贸区联盟的制度协同,推动三个自贸试验片区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尽可能与港澳协同,促进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与港澳之间的要素双向便利流动。促进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与港澳在标准、认证等方面的互认和对接。同时,成立自贸区联盟理事会,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大湾区城市群紧密融合发展,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7.打造中国大湾区。在地理概念上,中国没有比这更大的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机场旅客量、世界百强大学数等指标上已经位列全球湾区第一。未来大湾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体量的湾区和大都市圈,2050年人口或将达到1.2至1.4亿的庞大规模。除了在体量上的独占鳌头,大湾区在质量上也有望形成世界一流湾区。目前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创新能力突出也是大湾区的重要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世界百强高校数量最多、高校人才最密集、创新龙头企业最集聚,PTC 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大、创新市场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区域,在全球范围内也表现出领先的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从研发、募资、制造、产业化到贸易运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日趋完善,科技创新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正在打造层次更立体、覆盖更全面的“科技湾区”形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世界上从体量和质量上看都是独一无二的湾区(注:本文作者系全国三农调研中心副主任、海洋学专家陈玉荣博士撰写)。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