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 :疫情之下 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全面再定位
新浪财经 刘元春 / 2020-03-25 10:39:05
疫情对经济影响是分阶段、多批次的
二、本次超级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并非一次性的,而是分阶段、多批次的,必须更加重视第二波和第三波冲击
从疫情进行的五阶段划分法来看,新冠肺炎对于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可能分三波。
第一波冲击是疫情所带来的“休克停摆效应”。2月份的我国大量宏观经济参数的腰斩已经证明了经济社会停摆带来的直接损失是巨大。这种超常规的外生冲击实际已经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冲击、反应、调整、恢复的分析框架,因为它不是小扰动,也不是周期波动,而是整个经济系统的瘫痪。这个阶段里,疫情全面防控导致社会停摆和经济停摆,因此它所产生的短期效应已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内生性的,扰动性的冲击。
第二波冲击是经济停摆重启的成本冲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间接冲击才会陆续显示,其中最深远的冲击就是经济停摆之后重启经济运行必须实施“大推动”,必定带来严重的重启成本。如果我国的复工复产不能同步实施,仅仅是停留在以县域单位层面,不同步的复工复产必然会产生产业链的瓶颈、供应链的瓶颈、订单瓶颈和资金链的瓶颈。因此在市场自发状态下要实现复工复产和经济循环的常态化不仅时间漫长,更为可怕的是可能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均衡”之中。因此,要克服这种市场失灵,必须依靠强大的行政干预和刺激启动。就像一个停下的马车在冰天雪地停下来之后要重新启动,必须给予它比在正常行驶中所需要的动力更大的外生动力。
因此,政府统筹安排复工复产、解除各类复工复产面临的瓶颈约束还不足以使经济循环常态化,还必须给予一个强大的外生初始刺激,特别是超级需求刺激以产生“破冰效应”,使得“停下的马车”客服巨大的初始摩擦力,在迅速启动中形成自我循环的内生动力。3-5月份,我国经济都会在这样的状态下运行,出台短期大需求刺激,全面重启中国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波冲击就是疫情全球蔓延和“全球大流行”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休克停摆冲击。这个冲击将是史无前例、百年未有的。疫情的全面蔓延必定带来高传染和高死亡,必定导致各国社会的恐慌,导致各国政府从前期的佛系管理模式全面转向“全面管控模式”,人员隔离、封城封市封国必定导致各国经济社会处于停摆状态,并最终导致全球化的生产体系、产业链和资金链出现断裂,全球经济出现短暂整体性停摆。目前各个研究团队都前瞻性给出疫情蔓延的规律,各个国家已经开始全面向中国管控模式转变。世界经济出现整体性休克式停摆很可能在4-6月形成,并将形成中国经济将要遭遇的第三波冲击。
这个冲击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比第一波冲击和第二波冲击所带来的持续性和损失要严峻得多。如果全球经济的休克停摆出现在4-6月,也就是中国经济全面复工复产的阶段,那么“两头在外”的产业和企业在遭受前两轮冲击之后面临更严峻的冲击。因此,我们对于产业和企业的救助,对于这些区域和行业的复工复产的安排必须全面考虑未来第三波冲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