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魏红刚:疫情冲击下绿色金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 详情

魏红刚:疫情冲击下绿色金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

新华财经 / 2020-03-20 22:06:53

绿色金融促进经济恢复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对策

 
 
疫情之下众多中小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停工颗粒无收但成本支出刚性,面临复工复产资金短缺困境。防疫物资紧缺、公共卫生的短板也暴露无遗,产业链面临中断和转移。防疫导致社会与经济的停摆,显化民生需求的根本、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绿色抗疫的高质量特征。金融之于实体如同血液,当此复工复产之际金融应超常规支持实体,支持防疫和保障民生,维护产业链完整和持续升级,继续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金融更应发挥可持续金融的作用,支持实体有序复工复产,帮助经济社会尽快回归常态。
 
首先,应针对经济社会持续运转的必要和紧缺部分,发挥绿色金融的政策性支持作用,支持防疫和保障民生。一是快速认定紧缺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药品生产单位、交通物流企业、民生必需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为政策性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对象,并制定白名单。二是先期给予白名单企业充分的短期绿色金融资金支持,解决其所需资金之急之缺,支持防疫和社会民生持续运转。三是制定政策配套措施,刺激疫情暴露的防疫、医疗健康和民生短板供给。一方面从资金供给端提供低成本资金,如人民银行防疫专项贷款;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白名单企业融资贴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和扩大再生产。
 
其次,应针对不存在产能过剩的传统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安全行业,发挥绿色金融的长效作用,通过长期限的专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支持,支持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没有永远的传统产业,只有技术落后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统产业仍将是制造业之基、产业链之本。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应发挥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作用,以绿色金融的形式让利于攸关国民经济基础的行业,尤其相关国家战略安全、粮食等资源安全、交通通讯、能源电力重点企业,维护国民经济命脉和产业链根本。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重点支持企业目录,给予相应的融资便利和诸如拨备计提、资本计提、税收减免政策,为长期限绿色金融的正外部性提供对价。
 
第三,针对战略新兴高技术产业、进口替代产业,应发挥绿色金融的战略引领作用。一是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且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战略新兴高技术企业,着力以绿色金融支持产业做大做强,支持供给侧质量提升和低碳生产。应足量发挥绿色金融的低成本激励作用,助力战略新兴高技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加强公司治理、加大技术研发、扩大生产和销售。二是对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发挥财政金融的绿色战略支持作用,给予贴息绿色金融资金支持,辅以配套的减费降税政策,助其吸引风险投资资金,加快催化其成长。三是对进口替代企业,应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绿色金融等资金资本进入,激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持续技术升级,改善供给和低碳生产。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金融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趋同,新冠肺炎疫情丰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金融发展的内涵。支持短缺经济避免浪费、服务安全与健康以保障人的发展可持续、维护产业链完整及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绿色生产,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金融发展的应有之义。
 
作者:魏红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处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