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点看法】潘向东:疫情下的经济和金融市场
新时代宏观 潘向东、刘娟秀 / 2020-02-16 12:53:0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即便政策环境宽松和未来复产全面恢复,今年要想实现之前市场期盼的6.0%左右的经济增速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不可能依靠企业的业绩去提升市场的想象力。但政策的放松,流动性的充裕,可以提升市场的估值。再加之国家政策的呵护,未来的股市和债市应该都会有不错的表现,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特别是那些受益于疫情的线上行业和没有受损的行业。中国股市发展这么多年来,市场不错,大多数都是基于流动性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一、A股市场在开盘后第二天就企稳上涨,目前创业板更是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很多认为是A股的投资者成熟了,但我认为是“国家队”应对突击事件成熟了。经历了2015年“股灾”、2016年的“熔断”以及2018年的“纾困”,“国家队”应对市场突发事件的经验,从这次市场表现来看,显然是成熟了。这一次没有再像以往一样把“子弹”打到大盘股去加剧市场的恐慌。而是把“子弹”打到能激发市场人气的主题板块,市场投资者的做多情绪很快就得到激发。这样消耗的“子弹”也相对较少,效果也相对显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疫情”对中国也未见是坏事,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我们总结经验,建立好国家生物安全防控和治理体系,未来应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突发事件将变得从容。
二、从疫情来看,截至2月14号,全国除湖北以外的省份已经出现连续11天的下降,上海在2月13号更是出现零新增,结合目前各省市防控并没松懈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湖北省外的疫情拐点应该是已经出现了。假若有人还怀疑官方报道的话,我们通过微信朋友圈曝光的身边感染情况也可得出这一结论。湖北近期由于投入的新增医院和病床急剧增长,所以新增确诊病人出现爆发,这也说明之前由于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很多病人其实被耽误治疗。随着武汉等湖北城市近期小区封闭式管理,以及医疗资源快速扩充,病人加大收治,疫情应该会得到抑制。
与此同时,湖北和武汉的主要领导也在2月13号换了,地方在管理效率方面应该会提升。我们先不去评论谁能力强谁能力弱,关键时候“换人”会启动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首先,新上来的领导倾向最大限度的暴露问题,敢于推翻以前的错误做法,利益关系相对简单,敢于调换不作为的干部;其次,各基层领导的积极性也将充分调动起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追责的,那么基层各地方长官的积极性在换人前是很难得到激励,因为跟着老领导干活,干得再好,升迁也都无望,新领导一来,正是需要用人和调换干部的时候,积极性释放出来,很可能就能得到升迁。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近期内,湖北的疫情应该也会出现拐点。
既然拐点出现,目前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个“尾部”有多厚、有多长!有观点说天气热了,病毒存活期缩短,疫情就会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首先,现在处于热带的新加坡和印度,对该疫情也都很紧张,传染速度也很快,说明气温作用有限;其次,去年的“非洲猪瘟病毒”在7-8月天气热的时候,在中南地区和两广集中爆发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对该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加之大家的卫生习惯短期内会发生改变,“尾部”应该会不厚。海外因为不像中国这样集中资源去应对处理,“尾部”应该拉得更长一些。
三、各地复工的情况,应该是还不乐观。北京2月14号发文,要求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从网上的信息来看,目前江西已经是在要求全面复产,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发了一个类似“申根”的文件,以保证物资运输的畅通,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都要求复产和补产。但在疫情面前,各地方政府还是不敢懈怠,防范疫情仍然是第一位的。而且有武汉的教训,各地方政府都还心有余悸,根据我们的基层调研信息来看,一些地区的基层政府都采用了共产党员24小时轮流值班的制度,限制人口的进出流动。所以复工的情况预计会比市场预计的要缓慢,这从铁路的客运量也可以看出。
四、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方都严阵以待,很多年长(60多岁的人群)的人都说,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对疫情的防控,必然会影响到人和物的流动,影响到商业活动。目前线下商业、线下娱乐、旅游业、餐饮业等几乎是冻结,不仅它们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一些与这些行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由于复工进程比预期的要慢,即便有些企业复工了,但原材料的进出、物流的配套都已经受到影响,这些复工企业的生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应该会比市场之前预期的要低,假若未来半个月复工情况还没有全面恢复,一季度不排除出现零增长甚至以下。这种突击事件,冲击最大的是一些之前现金流准备不充足的企业,因为收入的断流,成本的支出延续,现金流的匮乏很可能会造成企业的破产,所以做投资还是需要保持警惕。
五、未来政策再次宽松,这是确定的。目前市场的分歧是宽松的力度和政策发力的方向。从力度来看,尽管未来会降息、降准,甚至不排除会发特别国债,但力度不太可能再像2008年一样。首先是目前国家的财力与当年不可比,当年是处于一轮经济繁荣周期里面,储存的政策工具丰富。现在是经历了无数次政策逆周期操作,后遗症已经不断显现,这就导致决策当局用任何政策工具都会有所保留。其次,从政策发力的方向来看,也不太可能像2008年一样采用刺激政府投资和房地产的方式。经历了这么多年地产发展、地方举债搞基建的模式之后,风险在不断地积累,边际效用也已经衰减很快。现实的约束和经验的结果,使得政策的方向不得不更倾向于中长期的发展,更会强调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的发展,例如: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和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改革。对这一次因为疫情原因造成流动困难的企业,可以考虑提供紧急流动贷款,免除利息成本、租金成本、以及其他一些社会负担的成本等等。
六、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即便政策环境宽松和未来复产全面恢复,今年要想实现之前市场期盼的6.0%左右的经济增速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不可能依靠企业的业绩去提升市场的想象力。但政策的放松,流动性的充裕,可以提升市场的估值。再加之国家政策的呵护,未来的股市和债市应该都会有不错的表现,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特别是那些受益于疫情的线上行业和没有受损的行业。中国股市发展这么多年来,市场不错,大多数都是基于流动性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