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19-11-29 13:39:14
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2.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实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好提升质量这把“金钥匙”,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创新为增长动力,聚集高端要素,依托高效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机制,能够适应动态的外部环境变化,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目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力的经济体系、协调平衡的经济体系和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和速度优势,实施“三大变革”,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民生水平。一是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当前,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重回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初步估算到2025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实现世界第一。规模与速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尤其在制造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应极力避免“产业空心化”陷阱;另一方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力争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需要辩证认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速度代表快与慢、高与低,而质量体现好与坏、强与弱;高速度是快、更快,高质量是好、更好。正是由于速度和质量的价值判断差异较大,需要找到相对确切的评价指标。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三个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也是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内容。质量变革就是要提升供给质量。质量变革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各层面贯彻质量理念,从发展目标、市场体制等方面推动全方位变革。此外,还需要提升供给要素和供给体系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产品层面,把质量作为产品、服务、工程等业务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在企业层面,不断淘汰“僵尸企业”,壮大世界一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产业层面,不断实施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使用、资源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使得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效率变革就是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支持经济规模高增长、数量上低水平扩张的方式,高质量发展就要提升要素投入的生产率。动力变革就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随着劳动力数量和成本等传统优势动力减弱,创新成为适应高质量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的新动力,因此,应加快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化,使得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三是不断促进民生水平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铺筑补短板、强弱项、促共享的公平之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需要坚持经济发展成就为全民所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为了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公平机制受到破坏等影响民生、共享、公平的深层症结必须得到妥善解决。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必须为全民所共享。
3.积极实施效益评价
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多方面实施质量效益评价。质量效益是指质量因素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将质量从属性概念延伸到其价值意义,从其技术属性扩展到经济价值,并将这种价值通过定量指标显现化、货币化。一方面,注重宏观质量效益评价。宏观质量效益是指产业、区域乃至国家层次的质量实践活动带来的总效果和总收益,包括质量在宏观上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围绕产品、企业、产业,乃至城市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关注宏观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持续性、创新性、分享性等方面不断完善评价指标。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宏观质量评价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指导宏观经济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绿色发展的评价。绿色发展指数则把发展理念提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对于绿色发展,研究焦点包括经济增长、生态环境、资源消耗等内容。2017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共同发布了中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指数,涵盖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7个方面共计56项指标①。其中,既包含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传统工业化指标,也包含了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下降指标、废气排放减少指标、地表水质达标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指标。这些新增指标意味着高质量发展要兼顾生产与生活,甚至包括分享的维度。
最后,还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效益的评价结果。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和战略,不断贯彻落实质量发展效益评价成果。在微观质量效益评价方面,从质量发展角度评价中国质量法规体系的完善情况,针对质量治理工作的推进、引导、规范、基础支撑等方面促进社会资源向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集聚。实施质量管理创新评价,例如企业是否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品牌建设工作的力度等。在宏观质量管理评价方面,开展质量竞争力评价,优化产业结构的质量分析体系,制定质量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中的质量分析体系,创新宏观质量度量和监测体系。开展绿色发展评价,围绕工业结构调整和加速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全局性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客观评价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现状,以及围绕美丽中国目标开展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效益评价,不断引导企业、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4.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是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各国对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制定专门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纳入国家治理规划一并推进。中国应从战略高度加强高层设计,制定实施中长期规划,通过改革创新、增加投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途径,推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强化国家质量治理基础,实现对制造强国乃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将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全国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席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治的工作机制,推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融合发展。将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好推进落实工作。
二是完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保障体系。中国质量相关的法规条例制定普遍落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例如《认证认可条例》已经十多年未修订,检验检测领域尚无法律规定。很多法条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应推动全国人大出台质量促进法,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法律保障。尽快完成标准化法、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将认证认可条例上升为法律。
三是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做法经验,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国外质量技术基础领域的人才智力,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模式,及时跟踪全球质量技术基础发展前沿动态,学习借鉴国外最新的质量技术方法与经验,提高中国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国际先进的一致性程度。加快质量技术基础的共建共享。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契机,加快中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与沿线国家、地区质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信任。推动中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国际推广。发挥中国智力人才在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领导与技术职务的作用,推动在重要竞争领域以我为主影响或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加强中国标准的海外推广应用。
5.重视质量文化与教育
在弘扬质量文化和促进质量自觉方面,相关方要各尽其力。国家要大力推动质量文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发展规划,完善质量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全民质量教育,积极开展质量舆论宣传。企业要明确质量发展战略,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方式,有效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宣传等活动,吸引和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文化建设。个体要坚持从我做起,培育自觉的质量意识,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质量行动,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和实践,通力合作,浓厚的社会质量风气才能得以形成,质量文化自觉才会具有牢固的基础。质量文化建设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胸怀,积极地借鉴与吸收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质量文化上的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记之短,建立开放包容的质量文化建设体系,保持质量文化的生命力。
充分发挥行业团体的作用。以行业团体为主体,通过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向企业提供的质量培训服务。日本政府往往对这些质量相关行业团体以研究课题、实施项目等名目提供资金,政府退职官员常到行业团体任主要职务。行业团体的会员大都是企业,在与企业接触中行业团体会得到包括技术、经营以及销售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从中发现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问题、应该总结推广或制度化的经验等。由于行业团体与日本政府的特殊关系,就可以将这些反映到政府决策部门。日本政府决策部门认可后,就会有资金下发,支持行业团体去协助企业解决困难。行业团体这种亦官亦民的性质,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使得政策的准确性、力度、及时性得到增强,这就促进了税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行政效率。以日本科技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团体在日本质量提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上通政府、下联企业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外国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引进与推广、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国内行业协会以中国企业联合会为例,运营机制基本与日本科技联合会类似,作为行业协会曾多方面借鉴日本的质量推广经验。
注重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多元化的质量人才培育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设置多层次的质量人才认证项目。美国政府认为要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就必须受到良好的质量教育培训。例如,美国实行质量工程师的考试注册制度,设立的认证项目主要包括注册质量审核员(CQA)、注册校准技师(CCT)、注册机械检验员(CMI)等12种。在培训产业工人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相关经验。德国主要依靠“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培育产业工人,这种极具特色的教育体制早在1880年就开始在德国实行,是德国独创。“双轨制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每个学生都必须经过三年学徒工式的教育培养训练,其中两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并且其培训费用得到政府财政和企业资金支持。德国有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这样的双轨制教育,成为技能型的产业工人并走上工作岗位,而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的20%。技术工人的薪酬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几,这也是许多德国青年心仪的职业道路选择。
文章发表于《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11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