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浅析信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详情

浅析信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金工第一小组宏观经济 / 2019-11-14 14:34:45

信任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经济学严格的假设条件的约束, 主流经济学家不愿意承认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更不愿意跳出“理性人”假设的框架。因此, 对于能反映人们心理的一些非理性决策行为的领域, 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然而, 每次资本主义市场出现大的波动的时候, 都会引起人们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对市场经济的质疑。此外, 更会使人们转向对某些人类心理因素方面的研究。信任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三类观点的综合。简单地说, 信任对于经济来说, 可具象化为信用和信心, 信用通过制度来体现, 信心则是处在经济生活中的不同主体对经济运行主观感受和评价。
 
  信任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能够降低经济谈判中的交易费用, 简化交易流程, 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另一方面能推动经济健康良好运行。但是, 提到信任对经济的影响, 往往只关注到其负面影响。在国内外的经济新闻中, 不乏看到信用危机, 信誉透支等字眼, 这说明, 大众对信任, 信心, 信用制度的关注度已经逐渐提高。市场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是社会讨论最多的话题。商业陷阱、信用欺诈和各种欺骗行为的大量涌现, 无论政府怎样努力整治, 似乎永远无法根除, 这一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样的。金融系统中信任缺乏的直接根源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和监管的不到位。一方面, 资本家都明白通过资本转移、垄断、欺骗或者掠夺等途径来获得利润, 往往是十分轻松的;另一方面, 当监管漏洞本身变成一种利益来源, 那就更加合算, 更加暴利, 因为信用有了制度的保护。对信用的保护, 在增强信心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对信用制度本身的怀疑。信心危机, 也有着可以震荡整个市场的作用,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时, 政府所做的一切工作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 改善人们对经济的预期,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提高全社会的信心, 再好的政策也不会进入公众的视野, 也会由于信心不足而抵消。
 
  信任之所以会变化, 是因为经济社会中的可变因素太多, 消费者的偏好, 不同经济主体对通胀的预期和危机到来之时的恐慌, 生产者的决策以及政府的干预等等, 无一不影响着市场的运作。由于处在经济社会中的主体是难以捉摸的, 信用和信心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 本身又是及其脆弱的, 因此, 信任对经济的影响也无法一概而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