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浅析信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详情

浅析信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金工第一小组宏观经济 / 2019-11-14 14:34:45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信誉透支、信心崩溃的问题依旧存在, 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中信任的视角, 分析信任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美国信用评级制度和消费者信心及其形成的“公众信心”对市场的过度反应, 能够发现信用评级制度的漏洞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以及金融市场波动会引起公众恐慌, 从而验证信任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信任,信用评级制度,信心,经济运行
 
      引言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 西方经济学家将其理论概括为“看不见的手”之后, 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完美的自由市场的歌颂和呼吁数不胜数, 其后研究 (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也络绎不绝。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仿佛能够洞悉和预知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结局, 马克思开创性地提出剩余价值理论, 深刻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和不稳定性, 提出了与资本主义截然不同的经济及政治理念, 即社会主义, 并预言社会主义将是最终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后来收到边际革命的冲击, 20世纪30年代, 马歇尔采用了一种折中的办法, 将经济学划分为宏观视野和微观视野, 此后便进入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之后又随着凯恩斯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逐渐成为主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资本主义经济的局限性, 即信任危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 对于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对信任的定义, 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观点:社会学将信任视为一种社会人际中的纽带关系;心理学认为信任是一种心理或者行为的个人化的反应;经济学将信任定义为基于个人功利理性计算。[1]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联合提出了“动物精神”这一概念, [2]从“信心”这一视角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陷入萧条的, 同时从美国信用评级体制层面分析“信誉透支”[3]这一欺骗行为如何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陈彦斌、唐诗磊等学者根据这一概念, 以中国市场为例验证信心及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做了回归模型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工作, 得出了消费者信心无法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企业家信心能够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的新结论。[4]事实上, 自丹尼尔·卡尼曼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 沉寂了几十年的行为经济学重新走进当代经济学家和大众的视野, 他们均以“非理性”假设为基本前提, 阐述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在新自由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市场本身必然拥有“传染性”, 一旦崩溃, 其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连带性, 甚至波及全世界。由此看来,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似乎逐渐偏离了斯密关于完美资本主义制度的设想。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