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国经济 > “专精特新”成振兴实体经济新方向 详情

“专精特新”成振兴实体经济新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9-10 15:24:48
最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新的政策风口,引发各方关注。
 
从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提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从9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通过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补短板、加强精准服务支撑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到9月8日央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提到“完善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明确、决心坚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于一体的中小企业。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新背景下,在当前鼓励创新、发展中小企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大趋势下,中央强调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新意义,它是“工匠精神”、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实体经济等政策在中小企业领域的聚焦。
 
从发展趋势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大有可为,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形成“百十万千”专精特新企业群体,通过“双创”带动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的专精特新企业、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此前强调发展“精细工业”“精细制造”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2015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透露的重要方向是:推动制造业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致生产、精细制造,在产品价值链上完成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精细制造”是指那些具有持续创新的设计和材料运用,以及高品质管控下的高价值工业品生产活动和生产制造体系。简言之,在我国,传统制造业走向“精细制造”是主要方向和出路。
 
眼下的中国已经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建设制造强国为基础,制造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意在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从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我国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核心是要追求创新、高品质、环境友好,在政策和制度上应围绕这一核心全面调整。不论是发展和振兴实体经济(制造业),还是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资源要素配套措施和政策环境的支撑。比如需要有制造业雄心的企业家;需要可公平获得的、较低成本的金融资源;需要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需要与“中国制造”相匹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需要完善鼓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公平的税负环境。
 
一言以蔽之:以政府之“痛”换企业之“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