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下劈波斩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方日报 / 2020-10-10 09:54:22
原标题:拥抱“双循环” 构建新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链接世界,辐射内陆。金秋十月,一曲山海协奏正在广东唱响丰收礼赞。
南海之滨,中远海运亚洲航线CME成功首航南沙,广州港外贸班轮航线突破120条,不断巩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枢纽支点作用。
广袤腹地,近千个农产品基地源源不断将生鲜果蔬运往湾区大市场,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助力农产品流通的国内大循环。
这是经济大省广东落实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抉择的新作为新气象。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这是一次关于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也是一道摆在广东前行路上的必答题。抢抓双循环新机遇,广东研究制定系统政策,探索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打通市场、产业、经济社会循环,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高质量加快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广东全力打造深度融入双循环的区域发展格局。
从“两头在外”到内外兼修,广东在拥抱“双循环”、构建新格局中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打造动力源
“双区”“双城”牵引
构筑强劲火车头
在深圳,“三天一层楼”的速度正在重现:光明科学城启动区5栋大楼即将封顶、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动工建设,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科研机构陆续落户……放眼深圳和大湾区,资本、人才、技术等高端优质要素资源正加速向这里聚集。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同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重大平台。
着眼于在国内国际循环中的特殊地位,广东一直坚持将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相继召开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安排。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若干重大措施》,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高质量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
锚定战略取向,广东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为牵引,纲举目张推动全省改革发展。
发力基础设施“硬联通”,一张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
广清城轨清远至省职教城段开工,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批后首个开建的城际铁路项目;
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满月,验放旅客约34万人次,“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带来30秒通关体验。
聚焦规则体制机制“软联通”,粤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流动。
高速推进的粤澳(横琴)深度合作区,将借鉴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参照实施部分政策,将澳门“一国两制”和国际贸易自由港优势与横琴资源、空间等优势结合起来,成为“一国两制”下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大湾区打通内外循环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以示范区引领大湾区,深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一年来谋划实施83项重大改革任务,加快集聚世界一流创新人才,跑出引资引技引智“加速度”。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在全国战略布局下,深圳将成为国内大循环最核心增长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新枢纽带。
坐拥两座一线城市,广东擦亮广深“双子星”,以一出“双城记”唱响大湾区。
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深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产业体系、优质生活圈等方面合作,蹄疾步稳推进优势互补“项目化”。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双循环”驱动的强劲火车头开足马力、加快启动。
优化动力传导
推进“一核一带一区”
重构区域经济布局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对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进一步部署,这是广东自2018年6月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作出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差异化发展经济布局后,再次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优化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衔接起来。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措施,“一核一带一区”三大功能布局以合理分工实现优化发展,形成更多新增长极。
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珠三角核心区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
依托“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两座“国之重器”,惠州主建省能源实验室,聚焦国家能源领域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广东能源重大需求,与当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强劲呼应。
瞄准产业变革新机,珠三角加快“源头创新”脚步。三年来,广东启动建设3批共10家省实验室,其中9家布局珠三角,剑指重大需求、基础前沿。
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沿海经济带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促的产业发展势头。
拥有巴斯夫、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廉江新能源等4个超百亿美元重大临港产业项目,湛江崛起为华南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集聚基地。
阳江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串珠成链发展,一批合金材料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动工、投产。
沿海经济带东翼,粤东LNG、中石油炼化一体化、惠来临港产业园海上风电等项目逐步铺开,临港特色工业集群连绵成串。
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后发优势凸显,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
华韶数据谷、鹰硕大数据中心、广东移动5G智慧城市等一批“大手笔”项目先后落地,老工业基地韶关筑巢引得凤凰来。
大埔蜜柚入选首批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名录,实力“出圈”的梅州柚走向国内外市场。依托广东首个内陆型、粤北首个综保区,梅州大力发展大健康、特色现代农业,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不断走深走实的“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内外循环顺畅、发展优质高效的优美画卷在广东大地成为美好现实。
打开动力空间
畅通三大循环实现内外联动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徐闻港开港、莲塘口岸开通、深圳至江门铁路开工……今年下半年以来,一批骨干型跨江跨海通道和出省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上马。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示要求,广东突出扩大内需、内外联动,立足打通“一核一带一区”要素流通动脉。
盯住痛点堵点,畅通市场循环。
全省主要港口、民航机场、铁路枢纽15分钟,90%以上乡镇30分钟进入高速……在今年6月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中,高速里程远期目标定格在1.5万公里。以优化提升流通体系为着力点,广东提出打造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12312”海陆空现代化交通体系,强化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通道支撑。
今年双节假期,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商场客流量大增,市井街头各网红打卡点弥漫着烟火气息。拥有国内最大的区域市场,广东咬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牢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根基。
盯住短板弱项,畅通产业循环。
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广东启动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集聚全球制造业高端创新资源。
9月底,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出炉,按照“一个集群一套方案”定向精准扶持,绘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路线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这将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
盯住国内国外,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的新空间正在打开。今年以来,广东与海南深度对接,两省实现互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为牵引、琼州海峡经济带建设为纽带,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与海南自贸港加快实现战略对接、联动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竞争的新优势逐步形成。“开通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后,我们订单大幅增长,平均每天出货量增长约九成!”东莞市建兴物流有限公司法人陈建新倍感振奋。今年以来,广东迎来新增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跨境电商B2B出口等利好政策,跨境电商快速增长。8月,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达145.1%。
拥抱“双循环”,奋斗开新局。
“双区”“双城”强劲牵引,依托“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动力传导,广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下劈波斩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