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国经济 > 应对疫情,我国推出了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留有余地 详情

应对疫情,我国推出了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留有余地

新浪财经 / 2020-06-11 00:32:33

稳企业、保就业就是保增长



第二,稳企业、保就业就是保增长。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今年应该会提出一个经济增长目标,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特别是国际大流行,使经济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形势下不设增长目标我觉得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一种现实的选择。因为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而言,当前更重要、更紧迫的任务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守住经济的基本面,守住经济大局和社会大局。就像总理所说的“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所以,中央在“六稳”工作的基础之上,今年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六保”。这里我重点说说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相互促进的正相关的关系,这个大家都清楚。但政策的出发点可以有两种思路,第一是优先保增长,通过保增长实现保就业。二是优先保就业,通过保就业实现增长。

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主要实际上采取的是前一种思路。那么政策的出发点或者说主要的政策都放在了怎么样稳增长或者叫保增长上。所以才有了以4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的刺激政策。当时的确率先实现了明显的V型的企稳回升,并也带动了就业,但是大家也知道,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副效果,产能过剩、杠杆率高企等等,所以后来才有了大家知道的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这一次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没有提增长速度,而是提出“六保”,“六保”之首就是保就业,而且提出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和调查失业率6%的目标。这就说明政策的出发点更多地是放在了保就业上,因为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增长。只要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就会实现一定的增长。

我给大家算一笔账,比如说<如果完成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假定每个新增就业人口的年收入是5万元,这个(目标)其实也是不高的,就会增加4500亿的收入。2019年城乡居民总收入是42万亿,占GDP的42%,这将是分配的一个比例。如果维持这样一个分配的格局,今年如果新增4500亿的收入,那也就意味着会新增1万亿的GDP,那也就是说相对于去年的99.1万亿来讲,至少实现了1%的经济增长。不光是如此,还要考虑到乘数效应,也就是说新增4500亿的收入,按照2018年城镇消费率大体上是66.5%来计算的话,4500亿的收入至少会带动3000亿的消费,扩大3000亿的消费。扩大3000亿的消费,当然又会带动其它行业的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从而最终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所以,仅从新增就业的指标来看,实际就可以实现1%以上的增长。乘数的效应越大,也就是支出的乘数效应越大,带动的幅度就越大。

同时我认为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主要的就业渠道,比如说新业态的就业、新基建就业、灵活就业、扶贫就业等等,都可以扩大就业。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两会讨论的意见,最后新增加了一句话,叫“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光是这一句话就可以显著地带动就业。

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曾经讲“成都此前设置了流动商贩摊位,新增就业10万”。一个城市的一项措施就带动了10万人就业。全国有29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如果都落实这一政策,可能仅这一项就可以带动几百万的就业,甚至可能就可以完成新增就业900万人这样一个目标。而且这一做法我觉得是符合城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体现了人民至上这样一种发展思想。同时也说明中国的结构性潜力、体制性的潜力的确是很大很大。

如果通过新增就业900万人实现经济增长1%,按不变价计算,将是2010年的1.91倍。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乘数效应,或者说新增就业超过900万人,使经济增长达到3%,那么2020年的GDP将是2010年的1.95倍,也就是说实现3%增长,那我们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应该就是基本上实现了。而且退一步讲,即使完不成GDP翻番的目标,但是居民收入有增长,像刚才我讲的,只要900万人就业,就会有4500亿的收入。同时生活水平有提高。这样的小康社会人民是会认可的,而且是可以理解。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