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下的未来经济
盛唐如松 / 2020-04-23 13:30:02
今年我们一直在见证历史,【这才四月份啊】昨晚,美国纽约的原油期货出现了绝无仅有的暴跌,不,已经不能算是暴跌了,而是价格倒挂。也就是原油已经不要钱了,不仅不要钱,每买一桶,还可以获得卖家倒贴的三十多美元利润。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体现,最终购买石油还是需要钱的。眼下这种地狱式的价格倒挂,不过是疫情冲击下的一种临时性变化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价格倒挂,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眼下世界经济生产萧条,原油需求大幅萎缩。但同时各原油生产国的油井还在源源不断的出油。这时候,原油产出国和消费国的储油设施都已经装得满满,没有地方扩大储存了。而原油生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停机开机那么简单,停工和复产之间需要很大的成本,为了避免停产导致更多损失,所以暂时的价格倒挂也就出现了。而实际上,原油期货的价格倒挂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期货买家如果不尽快把自己手里的单子卖出去,那他们将会成为真正的石油买家,到期后必须要接受现货原油。依靠期货买卖的人哪有实力真的去做运输,储存以及销售这种繁琐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加了杠杆的买家,到期如果不兑现的话,损失会更大。此时他们宁可亏一点钱,也得处理掉手里的单子,除非是上天台,否则就要在此之前把单子给卖了。
这就是金融资本的坏处,好比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有很多人都在炒作美国两房公司的次贷金融产品,但炒作这些产品的人并不具备真正接手美国房产的实力或资格。一旦两房公司爆雷,手里有着次贷产品的人只能是欲哭无泪。本来想赚点小钱,结果却亏了大本。这世界上大部分操作原油期货的人都属这种情况。
以上话题非常复杂,真要我说个子丑寅卯来,我也是说不好。但有一个事情确实绝对的,那就是世界经济真的要停摆了,灾难性的停摆。无论本次原油期货价格倒挂出于何种原因,市场萎缩,生产不振都是最根本的原因。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血液流通不畅,自然是因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出现了问题。
面对如此恶劣的经济现状展望未来,中国当然也不能幸免。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未来一两年内,我们需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但我们无疑也是幸运的,因为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并恢复了绝大部分的产能。就连一向对中国不甚友好的德国媒体也不得不说,中国的产能恢复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德媒估算,并不是中国的实际复工率】德国《世界青年报》撰文道“中国经济已经重启,并强劲反弹”,这家媒体还援引一些世界经济机构的预测,表示中国本年度经济虽然第一季度下跌百分之六点八,但全年经济依然会增长百分之一点二。不要小看这一点二,同样是全年经济预测,这些机构对美国和欧洲的预测则是全年下降百分之五点九和百分之七点五。一增一降之间,这其中的差距可就太大了。
当然,以上只是外国媒体和外国专家的说法,作为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的我们来说,中国的本年度经济增长一定会更高。百分之三以上应该是可以。之所以我会做出这样的估算,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西方并不一样,中国人的个人经济财富和和西方民众的个人经济财富也完全不一样。
有些人羡慕西方国家在疫情期间直接发现金,而中国则只发放优惠券,同样是发钱,为什么中国就不能直接发钱呢?这样岂不更好?这个其实大家也清楚,中国人有着良好的储蓄习惯,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越会捏紧手里的现金,据数据显示,中国住户存款一季度增加高达六点四七万亿人民币。而中国的家庭户数为四点七亿,户均存款增长接近一万五千元。也就是说,在中国大部分家庭手里都有着一定的现金储蓄。【当然,很多分户的年轻家庭肯定是负数,因为房贷和车贷摆在那里,但这不是普遍现象。】
由此可见,中国如果发放现金的话,只会增加储蓄率,却无助于内需刺激的本意。不错,中国发放消费券,本意就是促进内需,刺激消费,而国外发放现金是为了保证国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一个是朝不保夕,定向救助。这就真正体现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实力所在。中国具备强大的生产力,强劲的国家经济以及较为宽裕的民众储蓄,而西方国家的确比中国有钱,但这些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国家以及资本家手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财富分布较为均衡,而西方的财富则相对集中。这时候我们来看中国和西方采取的不同措施,会发现他们做得都是对的,这是基于双方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
正是这种较为均衡的经济财富结构,使得我们可以闭关两个月居家隔离而不至于大部分家庭出现经济破产,而西方则必须要动用国家财富发放给民众以保证他们不至于破产。看上去似乎西方政府的措施更为亲民,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愿意接受救济过日子还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更好呢?答案自然是后者。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复工阶段,很快民众的收入就又能得到保障,但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疲弱得接近崩溃的世界经济,能不能为中国的经济复苏提供足够的动力呢?答案是很难,疫情之后,大家手头都很紧,消费欲望被遏制,中国的出口经济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这时候拉动国内消费,让国内经济的内循环更加有效的运转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中国的国内消费被拉动,而我们再采取一定的消费限制政策,把大部分国内消费用在促进国内生产上,那中国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如今的中国,有着相对于世界非常安全的生产环境,有着完备的生产体系,有着大量合格的劳动力,现在又有了价格非常便宜的石油资源,那么吸引世界眼光的就不仅仅是中国的安全环境,还有生产力的保障,还有平稳有序的消费市场。这时候,我们所需要考虑的不是担心外企会不会撤离中国,而是要考虑怎样让那些优质外资进入中国,而不是此前只要是外资都统统欢迎。
我这样说,或者有人会说我太过乐观,但其实这不是乐观,我觉得应该算是冷静。眼下中国的各项优势非常明显,唯一担心的其实就是西方受不住自己的经济崩溃,悍然发动战争,就像清末那样,但如今的中国和清末可不一样,再想以坚船利炮来掠夺中国的财富是绝不可能的。【西方政客们的确有着复制历史的梦想,这就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有人说造航母不如养老母,如果中国的国防力量不够强大的话,此刻恐怕不要说美国,就是英国的军舰都已经到了家门口,毕竟,这是他们甩锅的最简单方式,恢复的最有效手段。】
十多年前还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流传,叫做这是一个比烂的世界。不错,今天在疫情的冲击下,各国经济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到衰退,这世界真正进入到比烂的世界,而中国却已经包扎好伤口,再次上路了。
比烂的世界里,人类社会会把自己的消费需求降到最低【还是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如果爆发战争,那么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将是军火。但本文是基于不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写的】。消费需求降到最低后,首先被砍掉的消费项目除了娱乐性消费外,还有就是高端消费产品,比如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的电子产品等。。。而消费需求最旺盛的就是那些低端产品,比如家居日用品,粮食产品等。。。
中国的粮食能不能自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国家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做出了部署,而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自身对粮食储备的要求也一向敏感而严格。同样,这一点美国会做的更好,因为它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在其他产品消费日益萎缩的情况下,美国恐怕会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粮食出口上,毕竟,它本国消费不了那么多。当然,作为一个传统而强大的国际性国家,美国肯定会在一定时间段里利用粮食作为武器。但是如果中国粮食自保无虞,无求于它,最终妥协肯定会是卖家而不是买家。谁能成为优势一方,完全看谁有求于谁。
没有了粮食问题,那么其它基础性消费品的制造能力在谁手里?这个就不用我说了。据说德国如今已经开通了数条口罩生产线,以保证德国以及欧盟国家可以不受口罩缺少的制约。这似乎也是一种产业转移,因为一旦德国大批量生产口罩,对中国的需求也就减少了,也就不用依赖了。但这是基于疫情下大量的需求决定的。而且口罩的生产是单一的。而基础性消费品的门类广泛,涉及的产业链更是复杂。在现代科技,现代交通已经相当便利的情况下,不要说一个人口只有几千万的国家,就是整个欧盟连在一起,也很难全面恢复基础性消费品的生产。而且,基于劳动力和配套产业的成本考虑,价格上就更不具备竞争优势。全球经济环境紧张的时候,或者可以不计利润开通应急,一旦疫情结束,全球警报解除,资本对于利润和成本的考量就一定会显现出来。
而中国正是基础性消费品的制造强国,在全球经济普遍萎靡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此类消费品的制造能力尽量向国内企业倾斜,而不是更加包容,无条件的允许外资在我们的国内抢占我们的市场,控制我们的产业链。如果某些外资想要在这一时间段进入中国,中国应该加以甄别,一定要是那些优质的,有利于我们补齐产业短板的企业优先,而不是一股脑儿都放进来。
通常我们都会在石油后面加上一个美元,也就是所谓的石油美元,如今石油开始剧烈摇晃,轰然崩塌,那么挂在石油上的美元,是不是也会那啥呢?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自己强大的生产力来证明。所以,此刻我们如何选择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尤为重要了。就会不会只有一次,但我们却必须要抓住每一次。因为眼前的山太高了。
如今的世界各国,各家锅里的饭本就不多,我们容许别人来我们这里蹭饭,但却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好菜,大家共享。这时候没必要还和那些虚伪而充满恶意的西方政府卿卿我我,他们有能力抢我们饭时,可丝毫没有心慈手软。更何况,如今的他们还在满嘴喷粪,污蔑中国。
我们要告诉西方政客,你如果想要一个敌人的话,那么敌人就在你的眼前,而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的话,朋友也在你眼前。敌人还是朋友,不取决我们怎么做,而取决于你们怎么做。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