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
经济日报 / 2025-04-28 09:58: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作出系统安排。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以下简称“国家发展规划法”),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建设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规划编制实施程序进一步法治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是我们党有效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国探索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草案》、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将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通过这一程序,转化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在全国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建议》起草组组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发展规划工作,使规划始终是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始终是加强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是接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先后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通过一个个规划的分步实施、接力推进、滚动落实,通过不断完善规划编制实施制度程序,一以贯之地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不断增多,更需要规划发挥稳预期、促发展、保安全等作用。
(三)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国家发展规划主要阐明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发挥着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向、引导经营主体行为的关键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治理的有效手段。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能够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协同、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互促,使各类调节手段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持续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