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奋力建设科技强国
求是网 / 2025-04-01 13:50:08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奋力建设科技强国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深入分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明建设科技强国的内涵要求和战略安排,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科技强国既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科技强国、为什么建设科技强国、怎样建设科技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向科技强国挺进的总动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动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的国家,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当前,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更加凸显,科技向产业直接转化的进程加快,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发展的图景。我们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牢牢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动科技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勇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头。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应对风险挑战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现实之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放眼世界,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空前激烈,科技正在引发国际分工重大调整,各国都在争相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图抢占未来竞争优势地位。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不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4年,初步测算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了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到249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6.91%。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已具备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坚定创新自信、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