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策工具组合效能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学习时报 / 2025-03-31 09:56:35
优化提升政策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难预料情况增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冲击。同时,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等问题和困难。为此,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实到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既定预算安排,加快各项资金、额度下达拨付,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货币政策支持性功能,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着力做好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各项重大任务,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研究部署一批有利于拓展宏观政策发力空间、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可感可及的改革措施,实现宏观政策和改革措施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是强化政策工具组合运用和协调配合。科学研判宏观经济大势和微观主体政策需求,加强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消费、区域等领域的政策协调,提高宏观政策的组合效应。合理确定政策出台时机、力度和节奏,建立健全政策有序退出机制,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政策出台前评估—实施中跟踪分析—实施效果反馈调整”的全链条动态化评估调整机制,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作,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此外,预期管理至关重要,要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及时了解不同类型微观主体的政策诉求并作出回应,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工作,以易懂的语言、合理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向社会公众准确说明政策意图,提高宏观政策实施效果。
三是强化政策工具前瞻储备。加强对国内外中长期经济形势的前瞻性研究和预测研判,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分析、大模型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加强经济监测预警,提前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推动宏观调控的短期目标与发展规划确定的中长期目标相协调,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做到提前布局、靠前发力。顺应存量经济对宏观调控影响加大的形势,探索将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融入宏观经济治理,推动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前瞻研判,加强国际政策协调,有效防范其他国家相关政策的外溢效应。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