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详情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求是网 / 2025-03-18 11:32:58

全面认识新时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全面认识新时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充分发挥,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一是国有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由2012年的89.5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1.9万亿元,年均增长13.8%。国有资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24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营业总收入84.7万亿元,利润总额4.35万亿元,应交税费5.88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00%、98%、75%。二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更加明晰、布局更加优化,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近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2024年投资达2.7万亿元,占总投资比重首次突破40%。三是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3年超过万亿元。国有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向组建了一批创新联合体。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时速450公里的CR450动车组完成设计制造,C919大型客机实现规模化运营,累计承运旅客超100万人次。四是有力带动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产业链龙头企业主动发力,牵引带动上下游高效联动、产供销循环畅通,建立供需对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等机制,提升协作效率。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出台实施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重大政策,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不断健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加快推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组织保障不断完善,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从总量规模看,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民营经济税收占比保持在50%以上,2012年以来,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的比重由79.4%提高至92%以上。从创新成果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8万家增长至42万家,占比由62.4%提升到92%以上。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比如,华为全自研的鸿蒙系统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深度求索公司以“低成本+开源”模式掀起了全球性科技浪潮,等等。从投资领域看,民间投资不断开拓新空间。重点行业和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开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条由民间资本控股的杭绍台高铁建成通车,民营企业参股投资的浙江三澳核电站一期工程等开工建设。2024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从外贸出口看,民营企业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2012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长至55%以上。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强劲,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坚持以制度建设促发展,企业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场化用工深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履行。国有企业建立覆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维度的社会责任体系,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保障民生、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慈善等各类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弘扬。一大批企业家厚植家国情怀,坚持务实创新,诚信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加快壮大,一批世界级企业快速成长。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