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红旗文稿》 / 2024-10-28 15:00:0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并作出一系列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认识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对于有效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总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正处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稳增长、防风险任务十分艰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优化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机制,着力破除制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国民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动力转换。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科学高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进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能力的现代化。完善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聚焦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协同,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有助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国家经济治理效能。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存在,区域、城乡、行业间收入差距较为明显,生态承载压力较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打好宏观经济治理“组合拳”。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既需以总量政策驱动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也需以结构性政策完善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更需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着力实现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这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能够形成有效的改革“提前量”,为风险冲击提供“缓冲区”,依托宏观经济治理水平的提升应对各类重大经济风险挑战。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不仅能实现科学应变,灵活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内部波动性风险与外部输入性冲击,转危为安,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能促进主动求变,挖掘潜在发展机遇,化危为机,为逆境中的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