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个结合推进“两重”建设
经济日报 / 2024-07-11 11:57:45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简称“两重”建设),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在推动“两重”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谋划,强化全局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不断形成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的合力。
“两重”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两重”建设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两重”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两重”建设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是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有力工具,在短期内能够扩大有效需求,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两重”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高质量引领性作用突出,能够增强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两重”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推进“两重”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聚焦着力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粮食、能源资源、重点产业链、金融、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两重”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两重”建设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养老服务网络、教育基础设施等建设,有助于加快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综合来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要更加注重三个结合,因地制宜推进“两重”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国家所需与地方所能相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要着眼“两重”建设要求,强化全局思维,坚持国家所需与地方所能相结合,特别是要围绕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聚焦支持8大方向、17个具体投向,以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从国家层面看,要充分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放大效应,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积极谋划更多国家急需的与科技创新相关的项目,并根据战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将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合格项目筛选出来,扩大有效投资。从地方层面看,各地基础条件差别较大,要全面对标对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统筹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突出各地特色、发挥各地优势,因地制宜把项目谋划好、落实好。同时,要支持各地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谋划一批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的重点项目。此外,也要警惕出现各地一哄而上导致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是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科学谋划,要强化战略思维,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切实增强项目谋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两重”建设项目谋划既要统筹当前以及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安排,又要为应对未来潜在的风险挑战留足政策空间,特别是要谋划与“十四五”规划落实相结合、又与“十五五”发展需求相衔接的重大项目。从当前看,建议围绕实现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配合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实施,把符合条件的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和循环利用项目纳入国债资金支持范围。从长远看,要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中长期重点任务,谋划实施一批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重点支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建立一个“近期能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储备库。
三是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以高质量项目谋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厚植优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要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适当提高资金使用的集中度,防止资金在层层分解过程中“碎片化”。从补短板看,要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焦涉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破解“卡脖子”问题,并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从锻长板看,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东部地区充分发挥产业规模大、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支持东北和中部等地区利用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支持西部地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特有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更好实现以锻长板促进补短板、以补短板保障锻长板。
作者:张晓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