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 详情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4-07-09 18:49:37

区域协调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催生条件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对于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催生条件,区域协调发展凭借其丰富的发展内涵,能够在“技术—要素—产业”三个维度形成发展合力,全面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一是区域协同创新加速突破性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以创新起主导作用,技术革命性突破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高影响力、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需要企业脱离、跨越原有的技术轨道,进而催生后续一系列技术演进。不同区域间的协同创新,加之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有助于创新主体突破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加速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2023年完成首次商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为例,其研制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数字化设计、制造、试验技术,并非单一区域内的企业可以独立完成,而是凝聚了国内不同区域众多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力量。其中,就包括数十家在世界上都具较强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
 
二是一体化发展赋能生产要素创新配置。要素市场一体化是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对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起到积极的赋能作用。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还需要最大程度地激活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活力。对此,区域一体化能给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提供有利条件,从不同方面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具体包括,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人才跨区域流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丰富融资渠道、分区域数据中心满足创新主体算力需求等。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规划下,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一体化发展已取得实质性的建设进展,这将为今后更高水平配置生产要素提供发展样板。
 
三是区域分工协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要求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当然,这也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从现实发展来看,服务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融合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努力的发展方向。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产业实现分工协作,建设起一批又一批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长江中上游四大集聚区,与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地理分布格局相一致。四大集聚区优势产业分布合理、发展各有特色,势必为各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统筹布局提供产业基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