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 详情

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4-07-09 18:32:32

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一要促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系统性涌现,激发新质生产要素脱颖而出。以系统创新为目标,将“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到产业体系全局发展之中。对于那些能够在系统创新链条上形成新技术路径、新理念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研究开发,要运用市场、产权激励政策等手段对创新主体、创新者、创新利益相关者予以激励;构建培养能够适应系统性创新的人力资源教育体系。
 
二要通过创新政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引致新质集群形成。发挥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作用,“有为政府”发挥创新政策引导作用是基于共识判断,而不是人为地确定发展方向;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区域之间、新旧业态之间能够实现兼容性融合。
 
三要促进新质生产要素的形成、聚集和市场化优化配置。促进与数字化绿色化系统性创新相关的科研成果、数据要素、碳排放额度要素的形成、聚集、市场化交易;健全各种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激发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数据、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活力;通过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改革,让各类新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四要以新质生产要素为核心构建起分工合作、良性竞争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市场扩张潜力的优势,充分发挥处于创新与技术核心地位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庞大规模的大中小企业构建起合理分工、良性合作竞争的组织生态体系。
 
五要协调好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防范新质生产力陷入发展误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不应为新质生产力划定特定的行业目录、技术目录。对于那些尚处于设想阶段的创新,如过于泛化的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应谨防其走向虚拟化的发展路径,防范“一窝蜂”式的盲目投资。防范那些效率改进有限而社会福利减少的“要素替代”,对于有必要退出的传统要素,需形成平稳有序的退出机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政策取向研究”(21AZD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钟茂初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