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习时报 / 2024-05-24 11:34:05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动力,产业是载体,资金是支撑,人才是关键。当前,上海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建设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把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功能全面升级,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一是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和保障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质量运行发展,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更多原创力强的“链主”企业。二是提升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推动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建立健全高风险基础研究风险分担机制,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三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完善行业、企业出题机制,优化“揭榜挂帅”“赛马”等实施路径,努力破解一批“卡脖子”环节,在产业发展最前沿、最具潜力的领域抢占先机。四是健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加快打造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科技咨询、研发测试等全链条科研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产业资源集聚耦合、叠加碰撞,形成产业发展“核爆点”。
着力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一是推动“2+2”,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一手抓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两个转型”,促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企业发展,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鼓励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企业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建设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努力把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二是壮大“3+6”,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勇担使命任务,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下大力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六大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培育“4+5”,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行动方案,持续加强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布局,聚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技术堵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投融资模式和支持政策,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
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着眼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链条、全过程,积极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高效率资金供给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一是推动金融更好支持全过程创新。依托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重要平台建设,健全以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股权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本架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专业化社会组织等作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打通科技企业孵化的“最先一公里”。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科创板等功能,打通科技企业上市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动金融更好支持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引导金融机构适应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特点以丰富产品和服务,探索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数字金融等新业务,整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三是推动金融更好支持经营主体稳健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平台、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等服务机制和政策工具,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努力促进广大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制定实施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深入推进人才和教育、科技资源融合集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放眼全球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发挥开放引才的综合优势,深入实施人才高峰工程、重点产业人才引育专项等计划,持续打响“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品牌,大力引进集聚一批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更大规模引进海外青年才俊。同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二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大人才发现、推荐、评价等各环节放权松绑力度,深化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建立健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机制,构建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形人才结构,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精准对接人才在落户、安居、出入境等方面的需求,深入实施全球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改革,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作者:龚正 上海市市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