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 详情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

中国教育报 / 2024-05-23 18:28:41

以新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路径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加强科技创新、塑造新兴业态、推动绿色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优质动能、奠定产业基础、筑牢生态根基。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培育现代化优质动能。以科技创新涵养新质生产力,是确保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获得优质动能的重要条件。加强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锚定关键共性技术,持续推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取得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技术突破。锚定未来,要聚焦先进前沿领域,增强配套政策支持,吸引孵化人才,打造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精心布局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提升系统集成创新水平,构建产学研一体贯通的科技创新体系。
 
以新兴业态为关键阵地,夯实现代化产业基础。结构是要素的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业态是新质生产力的呈现载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和塑造现代化强国建设产业优势的必然要求。对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要求,重点改造升级一批行业企业,提升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发展水平,从未来产业变革方向入手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集群。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畅通产业内部要素流通和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增强前瞻性布局,发现发掘尚处于孵化阶段但具有成长潜力和颠覆能力的未来产业,把握未来产业的发展机遇,掌握未来产业的战略主动,将未来产业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换道超车的主阵地。
 
以绿色低碳为发展导向,筑牢现代化生态根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打造绿色生产力的战略选择。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导向,摆脱对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加快推动传统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低效率、高污染和粗放式发展向创新驱动、高效率、可持续和集约式的新型增长方式转变。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美丽生态环境需要为导向,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让绿色生产力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的动力引擎。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