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 详情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

中国教育报 / 2024-05-23 18:28:41

以新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大的生产力支撑。
 
以新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基于具体国情的深刻把握。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规模巨大、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等具体国情依然是发展要面对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强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过程中,为劳动者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岗位;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建立了科技为先、创新为本的技术进步型的内生自主的持续增长模式,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将带来文明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创造更高层次的绿色和舒适生活。
 
以新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适应时代变化的具体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逐步改善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精尖人才数量依然不足的现状,进而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源红利。另一方面,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更好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效力、活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以新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应对世界变局的必然举措。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主要国家之间新科技竞争如火如荼,世界范围的产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时代发展推动着影响产业革命的国家战略渐次产生。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准确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找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问题,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将引领我国在科技进步推动产业革命的进程中赢得主动权和先发优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