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一致性 财政与货币政策共促经济平稳回升
上海证券报 / 2024-02-21 16:22:53
2024年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4年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务更加关键且迫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进入2024年,我国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实施产业结构转型,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
一是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既要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也要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要加快补上工业化基础、深层次积累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水平。完善“揭榜挂帅”等市场化机制,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突破一批产业链短板瓶颈。扎实开展强链补链稳链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提升科技攻坚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再培育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急需基础产品,培育更多专注产业基础的优质企业,把提升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能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将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本土产业链的配套水平。
三是推进以“数智赋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夯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底座,加快5G专网和RedCap落地步伐,扎实推进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提高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以“智改数转网联”为重要抓手,打造一批5G工厂和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推动工业大数据分类分级开发利用,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提高碳排放效率实现“数字减碳”。引导制造企业聚焦居民消费向高端化、绿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在产品种类创新、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管理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其对接研发设计、科技、信息、品牌等现代生产性服务资源,推动制造企业由原来的低水平同质化成本竞争,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产业结构转型,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一是加快谋划和系统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加快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继续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前瞻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夯实技术策源基础,探索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技术预见与协同创新机制,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造应用场景体系,推动新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等各领域全环节融合,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场景体系,构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规模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资金投入保障,给予政府长期稳定的领投支持。
四是着力培育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便利化程度。
五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六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七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八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
九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三)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与财税、金融、人才、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政策的衔接协同,为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一是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根据产业的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再凝练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
二是完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体系化推进机制。建立合理分工的科研体系,健全研究决策咨询和选题机制,完善科研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科研评价支持方式。
三是进一步加强促进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完善市场化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强化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要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通过研发合作、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等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新时期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场景驱动作用,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应用场景,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
五是提高财政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减轻企业的创新资金压力。
六是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机制。构建稳健、有序的行业顶层制度设计,引导、推动长线资金进入创投行业,探索积极有效的税收条例,建设多层次退出体系。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
作者:徐策工作单位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何赛工作单位系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来源:上海证券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