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详情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红旗文稿》 / 2023-10-13 15:41:38

在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中展现黑龙江作为

 
  三、在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中展现黑龙江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黑龙江、关注黑土地,要求黑龙江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牢牢把握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的战略定位,把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摆上更加突出位置,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实现“藏粮于地”。坚持黑土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保护,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确保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利用好黑土耕地,实行党政同责,终身追责;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深入实施“5+2”田长制,全面加大对黑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执法力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良田粮用,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实施地力提升工程,落实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及深松整地等肥沃耕作层构建的农艺措施,因地制宜推广“龙江模式”“三江模式”,继续加大耕地轮作试点,培肥地力。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坚持水土保持与耕作、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持续加强盐碱地、坡耕地、风蚀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持续实施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处理和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等回收处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做到“藏粮于技”。坚持把科技创新贯穿农业产业链和生产周期全过程,聚焦全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进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推进种业自主创新,聚焦大豆、水稻、玉米等品种,强化良种攻关、繁育和推广,加快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加快推进“数字+生物+农业”深度融合,集成推广粮食高产高效技术,全面提升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作物单产。强化粮食减损技术应用,降低粮食生产田间损失率,提升农业生产抗灾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粮食稳产保供作用,探索建立健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机制,围绕农业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力量,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加快农业装备改造升级,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加快高端智能农机研发推广,创建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拓展有效供给。统筹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食物供求结构性矛盾,不断强化食物空间拓展、资源拓展、产业拓展,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打造“黑土优品”系列品牌,把农业建成大产业,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稳定可靠的大食物供给基地。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统筹规划省域国土空间资源,充分利用物种间资源互补的特点,大力推进低碳、可持续和营养型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现代畜牧业、林下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冷水鱼产业、食用菌产业、生物农业等。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等产业,全方位、多途径有序开发食物资源,增强食物供给能力。强化生物科技有效赋能,大力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加快生物技术在农食领域应用,利用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合成生物等生物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再造,开发地域性与功能性食物资源,建设过程可控、产量安全更有保障的细胞工厂,打造工业化农业。建设践行大食物观“载体”,重点建设国家粳稻口粮战略保障基地、玉米优质粮源生产基地、大豆油料作物供应基地、中高端肉蛋奶生产基地、生态森林食品供应基地、寒地果蔬生产基地、冷水鱼产品供应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防灾应急食品战略基地,当好国家粮食等食物统筹调剂的“供应地”。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扩大规模经营。坚持把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增长点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突出标志,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生产引入衔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的种粮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创新生产服务方式,深化垦地合作共建,更好发挥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作用,重点培育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技术承包、专业化服务等形式,实施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整省推进,创新优化新型生产关系,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到位率和单产水平,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
 
  作者:董伟俊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来源:《红旗文稿》2023/19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