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详情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3-06-07 15:39: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深刻阐释了人口问题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人口的长期特征,且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中方案预测结果,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仍将保持在13亿以上,仍然是规模巨大。除了具备一定规模之外,我国人口还表现出一定的内部结构特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按照65岁以上人口超过14%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根据联合国中方案预测结果,我国将在2035年以前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2050年以前进入极度老龄化阶段(65岁以上人口超过28%),在结构上表现出快速老龄化趋势。
 
因此,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生育水平持续下滑,人口负增长已经出现,人口规模增长压力已经减轻。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已经从规模转向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已经成为一项长期任务。
 
在人口规模巨大和快速老龄化条件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凸显了其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规模与结构的平衡是个复杂的课题。中国长期因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而引人瞩目,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人口政策的主要目标,中国也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并处于低生育水平,而这也正是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规模巨大与快速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口将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中方案预测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在2033年左右超过4亿,2054年左右达到约5.2亿的高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在2034年左右超过3亿,2057年左右达到约4.3亿的规模。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必须加强应对策略的战略统筹。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应重点抓住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要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尽快提升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重点是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婴幼儿相关基础设施、医疗保健资源、照料资源、教育资源、家庭支持等方面投入力度,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努力营造育龄人群想生、敢生的社会环境。
 
第二,要以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继续完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要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通过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待遇充足性。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尽快出台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护理保障。
 
第三,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面对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下降,要积极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使每个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能满足更多社会成员需要。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要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措施。一方面,要积极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特别是要保障老年人劳动权利,增强退休年龄弹性;加强适老化环境建设,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各项社会治理制度适应老龄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变革;不断完善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
 
在人口规模巨大和快速老龄化条件下推进和实现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的独特性,将为人类现代化进程谱写新的篇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当前,应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综合施策,创造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条件,形成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长久支撑。
 
作者:林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