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羊城晚报 / 2023-06-02 15:50:20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价值。
准确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14亿多人口无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也将惠及全体人民。在这个意义上,人口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手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支撑。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充沛的生产要素支撑。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诸多生产要素中,人口要素具有基础性地位,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应当始终作为发展中最核心的变量来考虑。巨大的人口规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离不开人口红利的促进支撑作用。同时,14亿多人口的消费有利于形成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效支撑。新时代新征程,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加速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人力资源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叠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引擎。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有自身的鲜明价值追求。与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价值主张。
准确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口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认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总量充裕、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人口发展。
人口规模适度增长。长期以来,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不仅在供给侧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在需求侧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冲击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2022年,中国人口变动进入分水岭,未来,推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和适度人口规模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口结构持续改善。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发展紧密相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越来越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通过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不断改善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空间结构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才能牢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当前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人口转变的规律表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红利必然要从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这种质量就是要通过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来实现,把人口从普通劳动力变成高素质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健康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人力资本不断积累,人口素质改善明显。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人口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推进。
人口外部环境不断优化。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超大规模人口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大规模的人口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索取不断增加,会加大资源、能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压力,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必须与人口问题统筹考虑。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人口发展与安全、人口与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准确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当下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巨大挑战,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形成总量充裕、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完善人口政策体系,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当前我国生育率水平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提高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公共政策仍有一定的作用空间。在优化人口生育方面,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随后《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出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以解除生育的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力。如通过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等措施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通过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完善有助于家庭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推进住房政策、假期政策等领域更多地向家庭整体倾斜,提高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如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和发展银发经济等。
二是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则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程,是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个体生命周期来规划教育发展事业,完善覆盖普惠性托育服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全链条教育服务体系。例如,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着重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扩大优质义务教育的覆盖范围,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的育人水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造性人才、拔尖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此外,还需要健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持续提升国民文明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以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例如,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以增强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能力;加强对大龄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发更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促进大龄劳动者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我国低龄健康老年人口规模大、素质高、经验丰富,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且再就业、社会参与热情高,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红利”,可以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等,畅通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余热”的机制。
邓智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
张桂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