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欧美银行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演绎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 2023-04-13 15:42:23
一、本轮欧美银行危机的性质
不管是从美元指数走势还是市场波动率走势来看,本轮欧美银行业危机已经告一段落了。但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美联储政策的影响还在演绎。之所以说本轮银行危机已经告一段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美国经济韧性还行
从3月非农数据来看,美国失业率已经降到3.5%,整体经济表现还是不错的。很多人担心美国中小银行,以及在中小银行放贷中占了很大比例的商业地产。美国的商业地产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但市场恐慌情绪可能夸大了它的负面影响。整体来说,美国经济目前还是比较稳健的,这也是美国银行业稳健的最大基本盘。
2、银行业监管指标在次贷危机后有改善
有学者认为,对银行来说监管指标合格并不代表风险管理无虞,但很多美国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在欧美央行加息前期甚至中期都是有改观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欧美银行业具有更高的抗打击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欧美监管层的反应非常快
在瑞信事件和硅谷银行事件发生48小时内,监管层基本上就有了解决方案。美国政府对中小银行存款保险覆盖面的扩容,对银行的紧急流动性支持等都是非常迅速的。中国有句俗话叫“兵贵神速”,监管出手越快,越能熨平恐慌,也越有利于事件的解决。
4、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在强化
在这轮动荡中,欧美银行股下跌,但道琼斯指数却略微收涨,其中最大的支撑因素是美国科技股的上涨。这里的逻辑在于,欧美银行业的动荡让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可能会放缓,甚至转而降息,这是金融条件的边际宽松。因此,此次事件对美国金融市场以及整体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不会发生系统性危机。根据目前指标来看,最恐慌的时候已经过去,后续也许会有发酵和演绎,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不会成为市场关注的主旋律了。
二、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今年年初,华尔街押注美联储不会加息到5%,下半年肯定要降息;3月初左右,美国经济、通胀、就业数据都非常火爆,市场加息预期陡然升温,认为美联储又要加到5%以上,下半年可能不会降息。可以看出,华尔街和美联储在预期的加息路径上发生了偏离,结果是美联储“战胜”了华尔街。本次欧美银行危机后,考虑到金融稳定以及后续信贷收缩的风险,市场又认为美联储可能不会再加息了,但3月份美联储还是加息了25个BP。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一定会放缓加息的步伐,可能会维持更长时间的高利率。
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可以“两条腿”走路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抗通胀,宏观审慎主要是应对金融稳定的问题。“两条腿”走路可以并行不悖,不能为了金融稳定,为了出台宏观审慎政策,就迅速地大幅调整货币政策的路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去年英国养老金危机中,英国央行一边无限量购债,一边继续大幅度加息,同时使用了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美国今年3月份如期加息,同时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也提供了大量紧急的流动性救助,例如美国存款保险公司对存款保险范围的拓容,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也是齐头并进的。本轮危机中欧洲央行也是这样的情况,出现银行危机的成员国都紧急出台纾困政策,但欧央行也在继续加息。正如丁伯根原则所指出的,宏观审慎应对金融稳定的问题,货币政策应对通胀就业的问题,二者并行不悖。
2、抗通胀仍是美联储的主旋律
从稳定和管理预期的角度来说,3月份加息反映出抗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主旋律,市场很快也会继续围绕着这个主旋律变化。美联储看似岿然不动,却向市场传递了银行业危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信号。如果美联储马上改弦易辙,那么就会给市场传递另外一个信号,即银行业的危机可能会失控。因此,从稳定和管理预期角度来说,美联储最好的策略就是“风动帆暂时不动”。
由于信用紧缩和货币紧缩是美联储货币传导机制的组成部分,本轮美国银行的动荡实际上起到了“歪打正着”的作用。当然并不是说美联储希望发生中小银行危机,但若加息没有在信用层面造成收缩,那么是无法给实体经济和总需求实质性降温的。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也非常明确地提到,货币紧缩和信用紧缩是同一个方向的。因此,某种程度上来看,本轮银行业动荡可能也是美联储希望看到的,当然原本美联储可能希望看到更加有序和可控的信用收缩。总体来说,本轮危机会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造成影响,但抗通胀依然是主旋律。
三、欧美银行业危机未来可能的影响路径
1、对美国的影响
在本轮银行动荡后,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甚至下半年也不降息,会带来限制性利率条件下的“人为制造的衰退”。人为制造的衰退对美联储抗通胀目标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从华尔街和美联储的博弈中可以看出,某种程度上资本市场更关注确定性。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表现,当年沃尔克铁腕控制通胀时,美国经济深度衰退、失业率大幅攀升,不出意外地美股前期明显下挫,但后来却反弹得更高,“跌得少,涨得多”,这就是确定性的溢价,因为市场相信了美联储控通胀的决心和能力。如果这次美联储仍然能够“不忘初心”,维持既定的加息路径不做大的调整,也可能会得到确定性的溢价,美股前期可能会有调整而下跌,但之后反弹得可能更多。
2、对欧洲的影响
我们始终认为欧洲有碎片化风险,因为不同成员国经济金融状况差异太大。并且欧洲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而各个国家财政状况差异也很大。这次银行业的动荡对欧洲经济金融的冲击可能会更大。不过目前来看,欧洲银行业整体监管指标还不错,无需过分恐慌。
3、对新兴市场的影响
目前,这一轮危机对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流动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去年下半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时,新兴市场已经遭受过一轮“腥风血雨”的压力测试了,所以今年反而看起来有惊无险。借用一个会计术语来说,就是“先进先出”。
4、对中国的影响
我认为不管这轮银行危机后续怎么演绎,美联储加息都已经接近尾声。因此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冲的动能是有限的,美债利率可能也很难达到前期的高点。今年中美经济周期错位,中国经济重启向上,而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再加上美元和美债利率高位回落,对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资产是比较有利的。
四、对中国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从这轮欧美银行引发的恐慌中可以看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想象。就算所有监管指标都合格了,但也还是有监管覆盖不到的地方。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政策导向是让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银行净息差一再收窄。到去年四季度,中国银行净息差已经降到很低的位置;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后续若要银行尤其中小银行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就要将对中小银行资本补足的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2、对房地产的影响
卖地收入是我国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但过去一两年,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地方财政吃紧。由于城投和地方财政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下,市场会担心城投违约的问题。理论上来说,城投不会违约,因为一旦某个城投违约了,这个地方的金融生态基本就败坏了,这是当地政府绝不允许的。但在地方财政持续收紧的情况下,城投刚兑的信仰可能会逐渐动摇。以硅谷银行为例,硅谷银行在前两年大笔买入美国国债和MBS时,利率是在低位的,它可能觉得国债和MBS是非常安全的资产。但在美联储快加息时,国债和MBS价格受到冲击,其资产投资组合就出现巨大的预期损失,对硅谷银行的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在我国城投信仰终将被打破的情况下,大量中小银行对城投的头寸暴露将如何演绎,这是需要提前做一些防范,甚至某种程度的压力测试的。
3、对土地财政的影响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密切挂钩的。现在很多地方财政运转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夯实债务管理,如何缓解债务偿还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金融风险。若财政风险处置不当,它可能会以金融风险的形式滋生和暴露。
作者:钟正生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以上观点整理自钟正生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3期)上的发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