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再创新高”背后,“脱钩”悄悄进行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 2023-02-27 11:00:07
导读: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表明经贸往来仍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但需注意的是,中美双边贸易的稳步恢复,主要由美国国内需求旺盛和价格因素主导,中国在美国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实际出现了下降;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和产业链方面,“脱钩”迹象也日益明显。中国应加强底线思维,同时争取合作机会,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
中美经贸往来颇具韧性,但中国产品在美市场份额下降,高科技和产业链“脱钩”迹象值得重视。
2022年美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创新高,中美双边贸易也超过贸易摩擦前水平。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2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出口增长18.4%,进口增长14.9%。在惩罚性高关税和少数政客鼓吹中美“脱钩”的背景下,中美双边贸易依然保持韧性,双边货物贸易稳步上升至6906亿美元,同比增长5.2%,较贸易摩擦前的2017年增长8.7%。其中,美国向中国出口1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美国从中国进口53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这表明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经贸往来仍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
从细分产品看,药品和有机化学品对中美双边贸易恢复均具有拉动作用,电机及电气设备对进出口作用不同,而机械设备则明显拖累双边贸易增长。此外,美国对中国农纺产品出口也出现明显修复。
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增长,主要由化工类和部分机电类产品拉动。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HS2位码产品贸易数据,化工类中药品(HS2位码30)和有机化学品(HS2位码29)分别拉动总进口增长1.3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机电类的电机及电气设备(HS2位码85)和汽车及其零部件(HS2位码87)分别拉动了2.0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相反,机械设备(HS2位码84)和橡胶制品(HS2位码40)则分别拖累美国自中国进口0.5和0.4个百分点。
2022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增长,主要由农纺产品和化工类产品拉动。其中,农产品中的大豆、玉米等谷物类产品(HS2位码12)和纺织制品中的棉花(HS2位码52)分别拉动总出口增长2.5和1.0个百分点,化工类产品中药品和有机化学品分别拉动了1.7和0.6个百分点。相反,电机及电气设备、矿物燃料(HS2位码27)和机械设备则分别拖累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2.3、1.6、1.2个百分点。
需注意的是,中美双边贸易的稳步恢复,主要由美国国内需求旺盛和价格因素主导,但进口市场份额显示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相对下降。
首先,美国国内需求旺盛带来的贸易规模扩张,是中美双边贸易稳步恢复的主要因素。疫情期间各类纾困和刺激政策、疫情管控放松后报复性消费,叠加货币政策紧缩效果存在滞后性,共同导致2022年美国国内需求大幅上涨。此外,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能源和金属供给不足,美国对欧洲相应出口大幅上涨,出口创收进一步对美国国内旺盛的需求提供有力支撑。受需求因素提振,2022年美国进口增速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自北美自贸区、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进口均明显增加,甚至较中国增速更快。
其次,价格因素在推动中美双边贸易稳步恢复中也发挥了较大作用。2022年以来,主要经济体通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快速冲高、缓慢回落的态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并同时大幅提升进出口产品价格。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从2021年的78.9上升至2022年的95.1;同期,出口价格指数从91.6上升至108.1。具体到中美双边层面,2021-2022年,美国自中国(含港澳)连续两年进口12692种HS10位码产品,其中7924种产品进口价格较2021年上涨,6056种价格涨幅超过10%;美国向中国(含港澳)连续两年出口6065种HS10位码产品,其中3418种产品进口价格较2021年上涨,2681种价格涨幅超过10%。
最后,中国在美国的国际贸易中比重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产品在美相对竞争力的下降。具体来说,中国在美国货物贸易中的份额逐步下降,面临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美“近岸”伙伴及越南等“友岸”伙伴的挤出。数据显示,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中,中国份额从2020年的14.8%下降至2022年的12.9%,而“近岸”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份额却稳步提升,其中加拿大从2020年的13.9%升至14.8%。在美国进口端,中国份额下降更为显著,2022年占比仅为16.4%,较2017年的21.4%下降5个百分点;而美国“友岸”国家越南的份额则从2017年的2.0%上涨至3.9%,几乎翻了一倍。
此外,中美在高科技领域和产业链方面出现“脱钩”迹象。
一方面,无论是规模增速还是市场份额,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都比非高科技产品和非中国市场表现更差。在美国进口端,2022年从中国进口高科技产品规模同比减少了34.4%,占美国高科技产品进口的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31.2%下降至22.6%。相反,美国从非中国市场进口高科技产品规模同比增加了2%。此外,美国同期从中国进口的非高科技产品规模同比增加25.5%,占美国非高科技产品进口份额从15.6%上升至16.3%。在美国出口端,2022年出口至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同比减少25.7%,占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份额从2021年的14.2%下降至11.6%;而出口至中国非高科技产品同比增长5.5%。
另一方面,中国在美国资本品和中间品贸易中比重持续下降,美国“近岸”和“友岸”国家对中国产业链替代增加。与消费品相比,资本品和中间品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方式,其比重下降可能预示着本国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参与度下滑,也预示着该国产业链可能存在与外界“脱钩”风险。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统计,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在美国中间品和资本品贸易份额出现显著下降。其中,中国在美国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中占比从2020年的10.6%下降至2022年的9.3%;在美国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中占比更是从2017年17.6%持续下降至2022年的12.1%。这意味着中美两国产业链“脱钩”日益明显。
2023年开年以来,中美关系受“气球事件”影响骤然紧张,显现出当前两国关系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尽管政治因素仍对双边经贸造成明显干扰,但2022年双边贸易稳步恢复的态势表明,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应继续发挥经贸往来在双边关系的“压舱石”作用。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小院高墙”的科技政策,以及“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等一系列供应链措施,加剧中美双边贸易中高科技和产业链“脱钩”趋势。
竞争与合作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美关系中两个并行不悖的主题。中国既应增强底线思维,做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准备,也应着力稳定双边关系,争取一切可能的合作机会,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
本文为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