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09 14:27:12
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回顾过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克服困难险阻、乘风破浪前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巩固和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配套日臻完善,出口遍及全球,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攀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显著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
(一)产业总量规模全球领先
我国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近1/3,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钢铁、水泥、电解铝,60%的家电,70%的化纤、手机和计算机,是全球第一信息通信产品生产国、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大幅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极大地繁荣了国内市场供应、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体系优势充分彰显
我国目前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涵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类型,是全球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正是凭借产业体系优势,我国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强大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和应急物资生产供应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筑牢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
(三)产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整车性能及关键系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技术性能总体领先,“中国标准”地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龙门五轴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领域成果丰硕。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一些产业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为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四)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
我国制造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工业互联网在能源、机械、家电等行业开始应用,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产业数字化成为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制造业加快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信心来源和底气所在。
(五)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成效突出,国资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动态修订调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市场主体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形成稳定预期,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体系有效建立,激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软环境”持续改善。
(六)产业分工地位日益提升
我国连续13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中国制造”身影遍布于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比重提升到90%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主力,2021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1.9万亿美元大关,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近60%。同时,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拓展、质量稳步提高,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持续巩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二、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丰硕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民族复兴大业和治国理政全局,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实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制造业企业发展活力,坚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累了丰硕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创新是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大部署,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历程,本身就是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紧紧扭住创新这个制胜法宝,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教育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轨道交通装备、智能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产业化,提高了行业工艺、装备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制造业发展的“含金量”成色十足。
(二)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制造业区域分工协作和生产力布局
协调是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一五”期间开展了156个重点项目建设,上世纪60年代布局了“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实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形成了东中西地区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力布局相对优化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结合各地主体功能和发展定位,系统推进东部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西部地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东北地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转移有序开展,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区域比较优势有效发挥,分工协作不断深化,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
(三)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制造体系
绿色是深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制造业绿色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大力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石化、轻纺等行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应用,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全面提升制造业高效、清洁、安全水平,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四)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开放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党的领导下,上世纪50年代的“引进来”拉开了我国工业化的序幕。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多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形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对外资企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积极推动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制造业对外开放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优势转变,竞争新优势得到不断巩固和拓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让制造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共享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牢牢把握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努力满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和对美好生活更高的期待,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举办“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引导促进发展自主品牌,着力增强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推动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我国制造业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制造业始终是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压舱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产业变革大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着眼于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作用,巩固和增强制造业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不断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加快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增强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高效、清洁、安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进品牌建设,高起点谋划好、高水平举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提升中国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先进产能比例,有效扩大优质供给,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动态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组织实施“十四五”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坚决做好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整改和钢铁产能产量双控工作,持续巩固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成果。强化新能源汽车国家统筹布局,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秩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石化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引导东部地区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梯度转移,顺应生产力布局规律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
(三)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系统优化和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围绕增强资源、技术、装备、市场保障能力,畅通生产、运输、销售、回收循环,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卡脖子”关键短板技术和产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等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强链”“补链”,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引导地方和企业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有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服务业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制造服务业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提高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推动家电更新消费,持续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社会规范拆解企业提升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能力。
(五)营造良好制造业创新生态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龙头型企业,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引导并支持创建以企业为龙头,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参与的创新联合体,建立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税收、政府采购等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攻关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强化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引导创新要素向制造业集聚。着力培育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六)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为市场主体增添便利,充分释放和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增强金融对制造业的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向制造业企业提供适应其生产和项目建设周期特点的中长期贷款。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夯实制造业用地保障能力,加强科学规划、创新供地方式、挖掘资源潜力,更好保障制造业用地需求。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七)不断深化国际产业合作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开放合作中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韧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引进来”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为外资企业长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推动外商投资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领域升级拓展。提升“走出去”水平,大力推动多双边贸易和投资,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强化风险防控和管理服务,保障能源供应、带动商品和服务输出、积极利用创新资源和营销网络,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执笔人:卢卫生、郎君、史洁、石岩、王典)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2年第3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