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以政策集成效应稳经济保民生 详情

以政策集成效应稳经济保民生

中国经济时报 / 2022-06-02 16:00:38
嘉宾
 
孙学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
 
石英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李旭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 周子勋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6大方面共33项政策措施,涵盖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要求各方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推动尽快落地见效,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专家表示,我国一揽子政策的很多方面都是着眼于支持市场主体,帮助其克服短期困难、渡过生死难关,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
 
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中国经济时报:此次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项直接涉及财政部门的职责,涵盖税收、专项债券、政府采购、支出政策、民生社保等。如何看待此次财政政策力度?怎样用好财政空间,使得财政可持续?
 
孙学工:今年财政政策安排总体是积极的,尽管赤字率下降,但是考虑央行和其他机构特别上缴等因素,今年财政支出力度比上年明显提高。在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新的下行压力情况下,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政策力度,如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加了1420亿元,减征车购税,社保缓缴返还行业面扩大、力度提高、时间延长,专项债将提前至8月份前使用完毕,因此,未来几个月的财政政策集中且力度相当大。总体看,已部署的财政政策力度是和疫情冲击短期影响深、恢复速度快的特点相适应的。当前,我国通胀形势平稳、宏观杠杆率比上年有一定回落,表明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空间。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保持财政可持续,关键不是看短期支出力度,而是要看财政资源使用对未来财政收入端的影响,有利于未来税源增长的收入和支出政策要大胆使用,对未来税源增长作用不大甚至有反作用的政策和措施要慎出、缓出或不出。
 
石英华: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压力加剧,国内部分地区新一轮疫情防控、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类滞胀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尚处复苏中的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受超预期的不利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方面,供给面临的冲击仍然延续。许多市场主体处于困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景气水平继续回落。另一方面,需求收缩的压力仍在加大。政策靠前发力,投资渐趋稳定,但市场价格、政策因素及未明显改善的预期影响投资增长。不确定性较大的疫情、尚不乐观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恢复,居民收入信心和消费意愿较疫前差距较大。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疫情反复对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造成影响。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6.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7%。就业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存。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2%。4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较3月份回落10.8个百分点,PMI新出口订单连续九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稳字当头,加大力度、靠前发力。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理应积极发力。针对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国务院部署了稳住经济的6方面33项措施,其中,财政相关政策有24项,包括运用减税、退税、延缓缴费、专项债券、政府采购、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措施强调准、实、快,政策含金量高。这些政策与此前已实施的政策形成叠加效应,着眼于对冲供给、需求、预期方面面临的压力,发挥好调节作用,纾解市场主体困难,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稳就业保就业;救助困难群体,保障基本民生;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增长,畅通经济循环,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首先,实施进一步的助企纾困政策,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一是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企业困难,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扩大留抵退税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将7个行业企业纳入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年内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加快退税进度,小型企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集中退还上半年基本完成。二是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三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降低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成本和参与门槛,为更多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机会,帮助其获得更多的政府采购合同份额,从而促进其发展。四是对困难企业和行业阶段性延长社保费缓缴政策,扩大实施缓缴政策范围。五是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扩大失业保险留工补助受益范围,增加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支持市场主体稳就业保就业。
 
其次,财政“保民生”力度不减。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财政“保民生”力度不减。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3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9%。尽管受局地疫情影响,但4月末已完成全年预算的30.3%。科学技术、农林水、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等重要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5.5%、12.9%、7.5%、4.4%和4.1%。强化社会民生兜底保障,加大对困难群体支持。已全部下达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1546.8亿元。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支持政策,加大对新增落户人口奖励力度,加大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奖励力度。加大对市县“三保”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最大程度下沉财力,保障基层“三保”支出。保障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李旭红:此次采用一揽子财政政策的组合工具,是近年来较强的一次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增强,主要是基于当前受疫情及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因此,通过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靠前发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多点发力,提高市场预期。包括利用增值税留抵退税、专项债、政府采购、社保费、政府性融资担保等7项政策,多方面提振市场预期,刺激经济发展。二是广度提升,扩大财政支持覆盖面。除现有的6个行业存量留抵退税额全额退还外,还研究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底退税1420亿元。三是重点突出,针对困难行业和群体及时纾困解难,比如加大对市场微观主体的扶持力度,将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今年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加大对就业的支持,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对困难行业扩大实施缓缴政策,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阶段性延长到今年底等纾困措施。
 
用好财政空间,一方面,需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更紧迫的领域。另一方面,需要优化资金配置,加强库款保障。一揽子财政政策涉及到项目建设投入、留抵退税申报等多方面,因此不仅需要做好资金调度,还需要保障监管力度,减少资金泛用等现象。
 
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涉及货币金融政策有5项,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将如何?是否还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货币政策应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
 
孙学工:我国通胀形势基本平稳,金融风险趋于收敛,对汇率波动的承受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下一步要根据实体经济的需求研究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路径和措施。首先,要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特别是要通过适时的公开市场操作、适宜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满足由财政政策创造带动的融资需求,尽快研究建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工具和规则。其次,要根据形势,必要时进一步降准降息,激发社会总需求,带动融资需求企稳回升。最后,支持股权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提高企业可融资能力,为此,要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科创投资、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规模。
 
稳增长更须内需拉动
 
中国经济时报:在稳投资促消费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如何理解当前稳投资促消费的政策?稳投资扩消费的重点是什么?
 
孙学工:今年我国外需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俄乌冲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都增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之过去两年我国享有的抗疫红利也趋于减弱,因此,今年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可能要弱于往年。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更加依靠内需,稳投资促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稳投资,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中谋划立项的重大和重点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类项目;另一方面要稳定房地产投资,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下,满足住房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正常融资需求,尽快扭转房地产投资下滑局面。扩消费,一方面要保障受疫情影响较大人群的正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继续支持消费升级,阶段性提高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的补贴力度;此外,还要加大服务消费特别是公共性服务消费,如适当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医疗健康消费。
 
石英华: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引导社会投资方形成稳定预期。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基建投资预算已下达3412.8亿元,预算执行进度超过53%。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截至5月27日,已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85万亿元,占已下达限额的54%,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36万亿元。明确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时限,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此外,支持促进居民消费持续恢复。阶段性地实施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预计减征车购税600亿元,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多地通过消费券等方式促进消费增长,刺激消费潜力释放。
 
以稳定供给畅通经济循环
 
中国经济时报:在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方面,对新能源发展提出了多项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应如何看待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以及未来新能源发展走势?
 
石英华:要通过支持稳定供给,畅通经济循环。一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陆续发放300亿元农资补贴,对实际种粮者实际承担的农资价格上涨成本进行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等。二是支持煤炭等能源资源稳定供给。建立激励机制支持煤炭等能源资源增产增储,安排一定补助资金增量,激励相关省份加大向外省份调出煤炭资源力度。三是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国内客运航班运行实施阶段性财政补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超过165亿元,择优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特别是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等,降低综合货运成本。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四是推动降低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五是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尽力降低疫情对缴存人的影响。
 
孙学工:新能源是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因此,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能源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切实解决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因而其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要避免技术不成熟时搞“大跃进”,影响能源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保护市场主体韧性:中国经济韧性的基础和底气
 
中国经济时报:中央多次提出要保护中国经济韧性,请问如何保护经济韧性?怎样确保一揽子政策协作发力、尽显成效?
 
孙学工:中国经济韧性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韧性上,保护了市场主体韧性,中国经济韧性也就有了基础和底气。我国一揽子政策的很多方面都是着眼于支持市场主体,帮助其克服短期困难、渡过生死难关,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一揽子政策协作发力,一方面要靠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依托现有的各类部际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尽快出台具体政策或实施细则;另一方面要靠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各地要在中央统一政策下,根据中央授权和地方实际,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实施方案。
 
李旭红:保护经济韧性,要用好中国经济的战略资源,就是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消费能力较强,市场主体较多,带动了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我国具有制度上的优势,通过改革开放、积极财政政策等一系列的宏观政策进一步集中发挥政策协同效应的优势,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了中国经济保持较好的经济韧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要保持中国经济的韧性,关键在于给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在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复工复产,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一揽子的财政、货币金融、产业、民生等宏观政策工具,减轻市场主体的负担,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赋能市场主体发展,最终保住中国经济的韧性,完成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等各项目标。
 
一是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中国外资吸引力。疫情后中国作为率先复苏的大国,且由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但随着各发达经济体逐渐恢复生产,而国内部分地区由于疫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为提高外资投资预期,有必要通过人才政策、市场准入、基建投资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二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减少“卡脖子”难题。在国际形势日渐不明朗的当下,各国间的竞争加剧,部分国家通过技术封锁等方式打压我国产业发展。而科技创新仍是破局的关键。三是进一步激活绿色产业潜能,应对碳减排压力。欧盟等通过碳关税等措施对我国减排作出挑战,同时双碳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产业的投资将进一步扩大。
 
一揽子政策协作发力,一是需要相关部门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和领域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等细化规定,保障各项政策切实落地。二是需要加强金融、税务、地方政府等各部门联系,密切协调工作,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政策落实。三是需要强化监管,利用大数据等智能手段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即期分析,通过定期披露、绩效考核、政府审计等方式为政策实施效果树立制度保障。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