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人民日报 / 2022-04-14 20:17:4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刻把握改革规律,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宝贵经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我们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深刻领会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方位上改革的总目标、正确方向、原则方法、重点任务等,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我们党在改革理论上的重大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新时代改革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改革从各具体领域的制度建设提高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高度,集中体现了以改革完善制度、以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以治理能力保障制度实施的治国理政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在改革理论上的重大升华。
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稳中求进,扎实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民生保障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为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提供根本遵循。我国已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具体改革目标,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实现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的内在统一,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提供了根本遵循。
准确把握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整套行得通、真管用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关键性、决定性意义。新征程上,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聚焦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部署重大发展战略同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应对风险挑战同发挥制度优势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改革的根本保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进改革的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改革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前进道路,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征程上,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更多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前一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定了鲜明指向,深刻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新征程上,要坚持好、实施好、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继续加强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抓紧制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学好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为推动改革落实提供了科学指导。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推动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新征程上,要更加稳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增强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不断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凡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都要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力求行之有效。鼓励支持各地开展差别化探索,以基层源头活水促进改革创新。
推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点任务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预期管理,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健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维护经济安全。
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领域有重大突破,在数据要素相关基础制度上有显著进展。稳步推进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油气市场体系。完善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畅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链条。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健全完善数字经济规则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稳步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改革。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
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改革。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完善科学考核和统计核算制度,有效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搞好用能权和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取得突破。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扩大制度型开放,在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强开放合作。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实施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