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共振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证券日报 / 2022-04-12 14:35:40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其中,对统一资本市场发展、商品市场建设和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给股债市场、期货衍生品市场和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期。
■ 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 股债齐发力为实体经济赋能
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方面,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
“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高效配置资本要素,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也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与高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债券市场统一等,需要统一布局整体规划。”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国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以及金融与实体的大融合,是畅通国内大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建设和有机组成部分。
区域性股权市场初具规模
探索与高层次市场对接
在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方面,《意见》提出,“选择运行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而在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同样提及相关内容。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私募股权市场,目前已初具规模。”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黄振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服务企业质量不断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孵化培育功能不断增强,并通过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区块链技术等,不断探索对中小微企业和私募机构的服务方式,加大服务力度。
目前,我国有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委员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挂牌公司3.81万家,展示企业13.84万家,托管公司5.77万家,累计实现各类融资16664.63亿元。
在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方面,2020年以来,证监会先后启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的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以及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等。
谈及在“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中重点提及区域性股权市场,黄振雷认为,这既是我国建立统一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趋势。“要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应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范围内统筹考虑其定位,建立适合场外私募市场的制度体系,更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有机联系。”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2019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指导意见》明确,引导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挂牌企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为对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打好基础。
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向沪深交易所输送上市公司97家,转新三板挂牌738家。
谈及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之间的对接,黄振雷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推进:后台方面,进一步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集中登记托管非上市非挂牌股份公司股份的功能作用,帮助公司梳理股权历史沿革、提升公司股东名册的公信力和真实性;建立健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北交所等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股权登记后台“一键式转登记双向直通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投资者证券账户纳入资本市场“一码通”账户体系,逐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后台联通。
前台方面,建议将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全国性证券市场的“蓄水池”“孵化器”和“加速器”,探索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内设立专门对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板块,通过支持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帮助企业从私募市场转板到更高层次资本市场。
债市多项规则已逐步统一
互联互通不会“一蹴而就”
《意见》同时提出,“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实行多头监管模式。割裂的市场不利于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进而影响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中证鹏元研发部资深研究员史晓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债券市场一直存在分割的问题,而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是市场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改善分割现状,但仍有一定差距。”明明表示,目前债券市场分割的局面,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是不匹配的。
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债市在执法机制、信息披露、信用评级、违约处置等方面的制度规则逐步统一,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债市互联互通在统一执法方面最先突破。2018年12月份,央行、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执法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建立统一债市执法机制;2021年9月17日,证监会表示,2019年以来,依托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工作机制,证监会累计采取相关行政监管措施152家次,查处债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19件,其中涉及交易所债券市场14件,银行间债券市场6件。另外,证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证监会办理债券市场违法案件10起。
2020年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2020年7月1日,央行、发改委和证监会发布《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加快完善规则统一的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2020年7月19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第7号)》,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此后,2020年12月份,央行、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推动信用债信息披露规则统一;2021年8月份,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制定了统一的信用评级机构业务标准。
2022年1月20日,沪深交易所等五机构联合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业务暂行办法》,明确了互联互通机制的总体安排和业务要点。
魏凤春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彻底打通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个债市的发行、交易等。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有助于减少市场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改善债市流动性,更好地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对于更好引导投资者、债券发行人等市场主体的预期和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将打破不同市场要素流通壁垒,提高证券定价有效性、风险揭示能力和债券流动性,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高融资效率。同时,可以提高投资者保护,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发行交易成本。”史晓姗表示,债券市场的统一,也将降低债券发行人的债券融资成本,包括合规成本、管理成本等。
谈及预计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何时实施,魏凤春认为,“目前来看,债市互联互通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希望正式实施前,监管部门加强试点推进,经过多次试点准备充分之后,再向市场推出。”
“目前,债券市场的统一,除存续期管理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外,在发行和交易层面,仍在起步探索阶段,相关基础设施仍在建设完善中,部分措施为过渡性制度。”史晓姗表示,要实现债券市场的统一,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由于不同交易场所的投资者和发行人在信用质量、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互联互通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当存续期管理、风险处置、投资者保护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才能大幅推动投资者和发行人的跨市场流动,实现债券的统一发行和交易。(记者 吴晓璐)
■ 形成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物流企业亟须降本增效加速整合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建立统一大市场众望所归。”安能物流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物流行业具有跨省运输的天然属性,但各地不同的标准正在加速暴露行业短板,尤其在疫情期间,各地防疫标准不统一正在拉低物流业运输效率。因此,需要一个全国统一大市场。
受利好消息影响,4月11日,物流板块逆势上扬,涨幅达4.29%。长久物流、新宁物流、广汇物流等超十家公司股价涨停。
中寰卫星高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的变化往往会紧跟需求走势,疫情凸显了物流行业需求。此外,从风投市场趋势看,去年下半年至今,物流科技和商用车自动驾驶等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出现大幅提升,这同样对资本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
打破地方壁垒
有利于行业降本增效
安能物流方面表示,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是打破地方壁垒,在全国范围内物通天下,货畅其流。
事实上,国家级行业标准已落地实施。2020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加强信息开放共享,降低物流信息成本”“对出厂前已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任何单位不得要求重复加装卫星定位装置,规范货运车辆定位信息成本负担”。
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上述中寰卫星高管告诉记者,“比如在终端设备的选择上,国家会制定相对宽泛的基础性标准,各地则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属地化标准。例如,部分货车出厂时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但偶有异地上牌时被要求更换终端的情况,从而增加了物流公司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为此,该高管建议,可以效仿广东及河南等地在货运车辆主动安全监管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引导金融机构以及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物流行业标准制定,在进一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共赢。
“打通堵点、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助于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这意味着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以及经营成本降低。”有物流企业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宣导、政策执行和监督,让好的政策切实落地,以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长久物流方面相关负责人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意见》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等六个方面提出三十项意见,涵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方方面面。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助于降低社会整体的物流运作成本。”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魏建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且具备综合化服务能力的物流供应链企业更少。而物流综合化服务水平是支撑未来我国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果改革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程度持续深入
业内呼吁推动数据共享
《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由此可见,物流行业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上述中寰卫星高管坦言,物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还处于发展阶段,拥有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事实上,行业变革也正在发生。长久物流方面告诉记者,公司已建立完整、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和稳定运作的网络货运平台。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意见》能够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意味着海运、陆运以及空运将实现纵深化联动。
前述中寰卫星高管称,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进程,公司为车企提供了从售前到售后的完整车联网平台服务,也为司机搭建了专用手机App,提供路径规划、节油算法等多项服务。
“但客观来看,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平台能够真正打通物流行业全部环节,这还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安排,需要相关方共同努力。”该高管表示,希望各地能够统一物流监管政策,同时开放数据,实现共享。
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明显
物流行业加速整合并购
疫情以来,物流行业正遭受多方面压力。《意见》发布后,相关物流企业应抓住机遇,加速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安能物流方面表示,建立统一大市场的直接影响是,逐步淘汰虽然具有地域优势,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大力促进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
“省际物流将会替代原有的省内运输。”安能物流方面表示,全国网络型物流会产生更大需求。快运作为涵盖制造、批发和零售全链条的基础设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长久物流方面也同样强调,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必将加快全国资源整合速度,对汽车等大宗商品物流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及更大挑战。
魏建辉建议,物流企业可从三方面改进:一是头部企业联合政府部门与第三方机构,合理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加快行业发展规范化;二是头部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并购或重组,优化市场竞争空间,提升整体运作效率;三是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出众,盈利水平稳定,可并购其他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自身综合化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具备全国化网络运营体系,主要为头部快递和快运企业,但大部分领域基本上是以区域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低,运营效率低,从而制约产业升级改革进程。”魏建辉表示。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提到,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将受到重视,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将持续高增长。随着上游下游进入整合阶段,中游物流行业也会随之整合,龙头将持续集中。另外,数字化程度高且有关键节点资源优势的龙头将持续获得成本优势从而胜出。(记者 李春莲 李乔宇)
■ 期货业建言:推出更多衍生品工具 满足各类实体需求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加快建设商品市场提出更多要求。
对此,多位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期货市场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应为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尽快推出更多衍生品工具,满足各类实体企业需要,尤其是在完善品种体系建设方面,弥补不足。
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应加快推进《期货和衍生品法》立法进程,目前立法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这对期货市场发展将起到更积极作用,有效推动期货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防控价格波动风险行为。
打造综合性交易平台
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鼓励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交易规则。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进入了迭代升级阶段,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这对解决区域性壁垒,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夏聪聪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打造综合性交易平台可以为大宗商品市场流通提供更多便利,解决区域间运输限制,提升消费服务的质量水平,以及提高交易的时间效率等。“与传统运营方式相比,综合性交易平台更能提高工作管理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让操作更加简便、流程化,提高数据精准度,数据更直观化,还能加强机构间流程化管理,促进智能化管理,进而满足商品市场日常运营管理需求。”
事实上,在做好现货智能化、数据化的基础上,对期货数据分析和采集也会进一步提高及时性和透明度。夏聪聪认为,智能化和数据化将对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将对仓储物流效率提升带来诸多益处,仓单转化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南华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刘顺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打造综合性交易平台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更多期货品种的上市及行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需要加快相应的市场化改革,例如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等。
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
值得期待
《意见》还指出,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能源首席分析师金晓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除了已经上市的原油、燃料油和沥青等之外,未来还将有LNG、石脑油、汽油、柴油和航煤等新期货品种值得期待。能源衍生品体系的健全,对于国家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在能源产品领域上拥有更高定价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目前已上市的油气类期货品种,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广受参与者好评,这为未来其他能源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模板。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牛秋乐认为,完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适时推出更多的工具和交易模式,有利于促进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例如,在环境期货方面,可加快推进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和现货联动,适时推出碳金融衍生产品,探索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工具,完善并丰富碳排放市场交易品种体系,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对冲、保值、投资工具。
期货公司也在加快自身的准备工作,以抓住即将到来的机遇。金晓介绍,现阶段,实体企业对于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期货公司应当借助金融科技工具,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和精准化服务。这也就需要在人才建设和金融科技领域加大投入。(记者 王 宁)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