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详情

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2-04-11 15:11:28
  2021年9月,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河南,必须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从而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开启了河南省县域经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重构、深度转型的新阶段。为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成立专题调研组,对河南省中牟、内乡、民权、淮滨、鹿邑、栾川、平舆、临颍、辉县、尉氏等具有不同特征的县(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对新发展阶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特征、战略地位、形势任务、问题短板和未来路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
 
  1 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核心竞争力
 
  调研发现,10个县(市)无一例外都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产业生态、搭建产业平台、培育产业项目、壮大产业主体、打造产业集群等,加速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完整化,供应链的现代化,价值链的延伸化、增值化、高端化。内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构筑了涵盖原粮输入、饲料加工、养殖屠宰、物流配送、农牧装备、食品加工、医疗化工在内,集“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体系。淮滨把独特的资源禀赋、枢纽优势、临港优势等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培育形成了船舶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中牟以汽车产业、文创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临颍依托“一体两翼、三区联动”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主导产业、板材家居产业、精密制造产业、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1+3”产业体系,成为“中国休闲食品之都”。民权强化制冷装备产业链式整合和横向联合,发展“整机+配套”“原材料+制成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链模式,持续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制冷产业由量的扩充向提质增效转变,由“民权制造”向“民权创造”转变。随着皮革加工、建筑防水、休闲家具等产业多路开花,平舆工业经济强势崛起。未来,河南省县域将会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推动产业价值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和跨越,全面提升县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 多元融合发展成为必选项
 
  当前,区域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等向领域更广、格局更大、效率更优的方向创新求变,已经成为河南省县域竞争的新特征。一是推进产业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内乡以绿色高效现代畜牧业为纽带,初步形成生猪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横向集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民权把制冷这一主导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体系。二是推动城乡融合,增进民生福祉。中牟按照“4+2”的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龙头、中心镇为支撑、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为节点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临颍初步探索出了“夯实农业、依农兴工、以工促城、以城带乡、‘三产’融合、城乡贯通、全域振兴”发展之路。三是推进产城融合,助力协调发展。淮滨按照“一港六区一廊道”战略布局,加快推动“以港铸城、以港育产、以产兴城、产城平衡”的港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内乡按照“以城镇建设为平台,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提高平台要素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大城建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主五副多点”城镇体系,加速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四是推动业态融合,擦亮绿色名片。辉县把文旅融合作为富民强县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栾川将全域旅游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走全方位融合发展的道路。五是推进区域融合,提高开放水平。中牟乘地利优势东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区域协同开放、联动发展新空间,吸引13家国内外500强品牌和企业进驻中牟。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强化融合思维,通过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县域内外部之间的融合互通,提升县域发展效能。
 
  3 多维转型升级成为着力点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回乡经济,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一是特色经济引领。淮滨、中牟、鹿邑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在区域经济布局中找准定位,防止重复建设和同质化低端竞争,以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分别打造流通贸易型、配套基地型、出口加工型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模式。二是绿色经济支撑。栾川、辉县等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三是数字经济突破。内乡抢抓数字经济的机遇,立足县内生猪产业链生态体系和产业优势,利用云行信联网技术服务,结合内乡农商行“特专精”定位,全面实施生猪产业链数字化金融服务项目。不断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着力提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化服务水平,让“互联网+农业”充分融合,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四是回乡经济激活。鹿邑把昔日的“劳务输出”大县变成了“雁归经济”的热土,走出了一条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适应数字经济变革、消费结构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绿色转型发展的未来需要,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特色,加快多维转型升级将为河南省县域经济“成高原”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
 
  4 链式集聚发展成为升级新导向
 
  “链式集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从此次调研情况看,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生态、创新招商模式、营造发展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导向,有的是以要素协同为桥梁,打造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有的是以数字化为牵引,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的是以项目建设为突破,促进产业层次大提升;有的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内乡把产业集群式发展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主动力,通过培植龙头领军企业,壮大企业群体,提高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中牟通过引入整车生产企业,逐步形成上游研发、中游生产、下游销售与服务的汽车全产业链,集聚了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打造形成了产值超5000亿元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基地。淮滨聚焦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打造纺织服装科技产业集群,抢占全国纺织服装科技高端市场。鹿邑采取“区中园”模式,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化妆刷产业园,引导化妆刷企业向园区集聚。平舆通过激励回乡创业,把建筑防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已经形成集研发、品牌建设、产业集群、跨产业链升级的全产业链特色模式,成为有较大影响的防水产业集群。临颍把招商引资与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围绕食品产业集聚,紧盯总部型、行业龙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知名品牌企业,引进了一批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民权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培育本地“冰熊”“兆邦”“松川”“凌雪”等一大批制冷产业商标品牌,擦亮了民权“中国制冷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
 
  5 资源潜力释放成为战略潜能
 
  相比市场主体多元、人才储备丰厚、科研平台众多、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资源富集的大中城市,县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更复杂,外部挑战多元,但与中心城市相比,县域又在人力资源、生态资源、农业资源等方面仍有比较优势,并在区域竞争优势的重塑中加速释放战略潜能。一是释放人力资源潜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南省超百万人口大县10个,并列全国第3,占全国的11%,县域蕴藏着千万级别的“人口红利”,庞大的劳动力蓄水池、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队伍、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群体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也是强劲的内需空间所在。河南省21个返乡创业国家试点都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鹿邑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走出了一条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二是释放生态资源潜力。全省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湿地、绿色廊道分布在县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既是规避传统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让绿色成为县域发展鲜亮底色的必然选择。淮滨、辉县、栾川等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治理和产业转型“双轮驱动”,推进全域旅游,既看“经济脸色”,又重视“自然气色”,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三是释放农业资源潜力。随着人民群众对中高端、多元化、绿色化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河南农业大省的现代农业优势日益凸显,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不断被挖掘,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全方位向农村渗透,特别是电商经济下乡势头迅猛,把小农经济与一体化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持续赋能增效,推动“三链”同构的实施,形成从种植养殖、面粉加工、食品生产、色素配料,到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食品包装、电商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6 后发优势转换成为决胜先手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这些都为县域经济发展打破“低端锁定”、实现“高位嫁接”、完成“撑杆起跳”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县域能够依托综合优势和后发优势,主动开辟新场景新赛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决胜先手棋。一方面,顺应跨界融合、科技引领拓展新兴业态。淮滨、辉县、栾川等探索县域农业、工业、科技、生态、会展、康养、文旅等融合发展,强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抢占关键环,迈向中高端,跑出加速度。中牟立足“文化创意、时尚旅游、高端商务”三大产业,延伸“总部经济、数字创意、泛娱乐产业、夜间经济、都市配套”五大方向,推动形成“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深挖后发优势,弯道超车推动跨越转型。辉县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途径,做好“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大文章,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内乡依托牧原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搭建了覆盖饲料加工、生猪育种和生猪销售等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平台,在其带动下涌现出恒辉农牧、寅兴农牧、和信农牧、锦汇设备、铁林农牧、润源钢构等一大批数字化场景应用领先企业。鹿邑依托当地丰富粮食资源的食品加工业、秸秆资源的草编手工业、山羊资源的皮革加工及尾毛加工业,形成了“水草皮毛”四大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于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而言,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的变革。实现“三高四提五突破”的主要目标,必须在稳住传统产业基本盘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把产业门类优势转化为场景融合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高端要素链接优势,以高端要素嵌入助力传统优势领域、卡位新兴场景赛道,形成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
 
  二、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地位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断言,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称这个制度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增长效率的制度。河南省委以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县域经济“成高原”的宏大视野,对河南发展作出新部署。“三个高”的要求,为开启新征程树起了更高发展的“坐标”,显现出放眼未来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从被调研的10个县(市)经济发展状况看,这一战略决策背后既有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复盘后的深思,也有新发展阶段对县域经济发展新地位的考量。
 
  1 提升经济质量的基本盘
 
  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县域稳则省域稳,县域强则全省强。目前,河南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百亿级产业集群78个,2020年河南省有10个县市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县域内的集聚区占全省的2/3,已经形成了巩义精铝、长垣起重、民权制冷、新密纺织等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县域产业集群,具备了大规模聚集创新要素资源的基础,县域正在成为配套城市主导产业延伸发展和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产业空间充足、要素成本低廉也成为河南省县域承接城市工业资源溢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依托县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市场状况以及历史传承,确立主导产业、夯实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拓展经济增量的新空间,只有各个“县域部分”运行有序、结构优化、平衡发展,进而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2 推进区域协调的次核心
 
  当前,河南省正处在跨越工业化中期的关键阶段。按照约翰·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的解释,处在这一阶段的区域经济属于典型的扩散型空间结构,核心区的极化效应逐渐削弱,扩散效应逐步增强;边缘区部分条件成熟的区域通过优先承接核心区的扩散,逐步发展壮大,进而形成次级核心。县域经济作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形态,在经济地理空间上恰恰位于中心城市与乡村腹地的走廊地带,属于边缘区中的过渡区域,既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承接区,也是乡村腹地极化效用的承载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河南省县域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次级核心。相对于郑州、洛阳、南阳、商丘、安阳等国家或区域中心城市而言,河南诸县(市)的经济发展仍处于从属依附地位,县域经济在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加紧与核心区联系,其经济特征逐渐与核心区趋同,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功能上逐渐向核心区靠拢。另一方面,随着县域经济自身的逐步壮大,必然带动局部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要素向其极化,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形成局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极化中心。中牟、尉氏紧抓郑州大都市区建设、郑汴港核心引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郑州产业转移,融入都市圈,就是很好的例证。
 
  3 畅通内外循环的压舱石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扮演着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基础供给泵的角色。从供给侧来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新支撑。县域经济涵盖了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各个环节,连接城乡、贯通工农,生产总值约占全省2/3,是省内外经济循环的坚强支撑载体。随着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县域攻坚战正在全面开启。从需求侧来看,县域经济是挖掘消费潜力的新战场。2020年河南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30亿元。未来,随着县域消费场所和消费场景的改造升级、县域人均收入稳步增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文化、休闲、健康、旅游等县域消费模式不断优化,县域积蓄的万亿级投资和消费需求已成为河南省激活国内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基石,在新发展格局中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掌握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4 促进城乡融合的动力源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和支柱,已经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场域和动力源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长期以来,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河南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造成县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弱化,县域内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难以实现良性有序发展,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就空间距离而言,县城和乡镇最贴近广大农业人口,具有就近城镇化的便利,且落户成本和生活成本较低,是中低收入群体城镇落户的最佳选择。
 
  5 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从空间角度看,农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农村主体分布在县域,农民多数生活在县域,县域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主战场。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进程中,河南仍面临着乡村发展滞后与新型城镇建设不足的双重压力。要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全国前列,就要在县域这个主阵地上发力。要促进城乡要素、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6 保障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
 
  “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河南责无旁贷。2017年以来,县域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700万吨以上,2020年达到5996万吨,占全省粮食产量的近九成。同时,县域肉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470万吨以上。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升粮食系统韧性、提高粮食产业质量、防范粮食贸易风险等对河南省粮食生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三链”同构,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由粮食资源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确保2025年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超4000亿元,离不开全省100多个产粮大县在稳定粮食大局、保障粮食供给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既是河南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必答题,也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选项。
 
  三、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
 
  1 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省县域经济经历起步萌芽、探索发展、拓展深化等阶段的演进,已经迈入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转换、城乡融合、开放协同的关键发展阶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活力持续释放,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县域GDP从2016年的2.72万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3.37万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3%;全省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1139亿元增至2020年的1737亿元,年均增长8.8%;2020年年末,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1473亿元和1735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8%、13.9%;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4913元增加到2020年的22094元,年均名义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1∶1缩小至2020年的1.9∶1。调研发现,“十三五”期间,不论是临近郑州的中牟,还是地处偏远的淮滨,不论是平原地区的鹿邑,还是西部山区的栾川,不论是传统农业县内乡,还是传统工业县辉县,在经济规模、财政收入、产业基础、动能积蓄、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河南正面临着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机遇,到了由大到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关口,到了可以大有作为、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时期。人口大市场、交通大枢纽、开放大通道的地位更为凸显,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备、粮食贡献突出、城镇化潜力巨大的支撑作用更为凸显。这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发展机遇愈加难得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作为河南省经济最坚强支撑的县域经济,必将在这一新发展格局中肩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一是政策红利更具可操作性。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二是战略地位更具可重塑性。一方面,县域经济涵盖了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各个环节,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个部门,是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系,具备了承载国内国际双循环,尤其是国内大循环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可以实现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的有机衔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依托国际国内循环的双向互动来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三是需求潜力更具可挖掘性。河南省近90%的面积在县域,超过70%的人口在县域,超过60%的产值在县域,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县域内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同时,县域经济基础设施条件及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相比城市具有较大的投资空间,对道路交通、农业现代化设施、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投资建设也将带来县域市场强有力的投资需求。四是供给质量更具可提升性。一方面,针对国际需求滞涨的现实,国内大循环将深入县域腹地,从而提高县域范围内的优质消费品的供给水平;另一方面,依托“双循环”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战略导向,在完善县域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及各种类型的线上平台,打通交通和信息通道,实现优质农产品的批量输出。五是发展动能更具可培育性。县域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禀赋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延链、补链和强链,意味着对产业发展效率和产业安全的追求,这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动能、价值动能的培育提供了新契机、新机会。
 
  3 发展要求更加明确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激发活力、破解难题。这对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努力把握新发展机遇。在新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积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发展机会平等、市场竞争公平、发展成果全民共享;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产品的需求,推动农业提档升级、市场细分、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价值和风味特质;紧盯“双碳”目标,确保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生长“四生融合”。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方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把创新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把协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工农互促,主动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把绿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鲜亮底色,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把开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聚集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提升自身发展质量;把共享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进和改善民生福祉。三是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践行新发展思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各县(市)应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把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应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布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制造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价值增值。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健康养老等新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推动乡村经济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4 发展挑战更趋严峻
 
  伴随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作为中部地区的县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压缩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外部空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使全球化进程受阻,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河南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步伐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二是国内经济深度转型调整倒逼县域经济发展跨越转型。这就意味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与发达省份同步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目标,面临着“赶超”与“转型”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致力于做大蛋糕,在数量规模上加快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另一方面要不断着眼于提质增效,在转换动能上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极化制约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要素集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呈现区域经济发展分化、发展动力极化等现象。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县域经济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四是县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削弱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与2010年相比分别上升5.4个和5.1个百分点。
 
  四、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发展结构相对失衡
 
  在县域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与全省经济体量不匹配。从2004年起,河南GDP连续17年稳居全国第5位,但县域经济发展与河南作为全国第5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匹配。赛迪发布的2020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河南仅有7个县市入围,且排名均在50位以后,全国38个GDP突破千亿级的百强县中,河南无一入围;2019年河南县域GDP均值为325.9亿元,不足江苏省的1/3,仅为浙江省的65.0%,无论是上榜数量,还是上榜位次,都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县际之间不平衡。河南省内各县(市)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性异质性和发展的非均衡性态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报告》显示:河南省104个县(市)的总体水平均值为0.2823,其中,低于总体水平均值的县(市)有66个,高于总体水平均值的县(市)有38个。2020年郑州市的新郑市、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中牟县包揽了河南县域经济排名前5位,其县域生产总值均超过了500亿元,但汝阳县、鲁山县、舞钢市、安阳县、卢氏县等一大批后发县域的生产总值不足200亿元。三是县内融合不充分。目前,河南县域产业融合上存在制造业产业布局不均衡、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低端锁定等问题;产城融合上存在“产”“城”同步发展水平不高,新城开发与旧城提质统筹不足等问题;城乡融合上存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均衡等问题;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上存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不到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高等问题,很多县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更多资源配置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中,特别是怎么利用县域工商企业带动县域农业发展、怎样让农民更多分享“三产”融合中的增值收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迈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市场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一是县域产业层次偏低。除个别县域参与到全球或全国生产网络中之外,多数县域工业尚处在服务本地的原料及来料加工业等低附加值环节,产业层次不高、产业效益偏低,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问题突出。二是新兴增长点培育不足。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仅有1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有15.4%。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偏弱。县域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偏低,难以形成市场占有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品牌产品。四是动能转换亟待加速。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县域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创新还没有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3 要素供给严重不足
 
  由于缺乏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往往导致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难以向县域渗透,县域发展利用中心城市的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高端要素比较困难,人才短缺、金融不活、土地紧张成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一是高端优质人才短缺。县域层面很少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布局,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分布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人才供给极为短缺,特别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人才以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二是现代金融服务滞后。县域融资渠道单一、小额贷款利率高、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直接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十分突出,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利。此外,县乡财政困难、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也使得一些地方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三是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在建设用地供给中,供应紧张与用地粗放并存。调研发现,多数县(市)都在扩大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面积,但产业集聚区土地闲置、利用粗放、僵尸企业、闲置厂房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例如,临颍县每年工业用地需求在2000亩左右,但省里分配的计划指标只有300亩。
 
  4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补“欠账”,又要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为转型发展增容量的严峻挑战。河南自然资源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资源环境约束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目前河南人均土地面积仅有0.07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仅为1.1亩,比全国平均水平还少0.4亩;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1.42%,人均水资源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森林面积在全国列第22位,人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名第20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全省尚有超过1000万亩无林地亟待造林绿化。受地形地貌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土地、产业布局之间极不匹配,豫东、豫北平原地区人口、产业密集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经济体量的持续扩大,河南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还会刚性增加,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也将面临严峻挑战,资源环境约束成为制约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和明显短板。
 
  5 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发展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和后劲。目前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硬件环境待优化、软件环境待改善的紧迫任务。一是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在对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上,一些县市仍存在发展愿望强烈但创新意识不足、发展目标远大但前瞻意识不足、战略机遇叠加但开放意识不足、外部形势严峻但危机意识不足、追求规模数量但质量意识不足等思想观念的束缚。二是营商环境亟待优化。一些县级机关干部对上级政策理解不透彻,缺乏很好的落地实施模式及有效举措。三是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弱项较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度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绿色发展压力较大。多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着重点还在城区,县城与乡镇之间空间、产业一体布局融合发展的格局尚没有完全形成。
 
  6 机制体制创新不足
 
  从深层次看,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其背后是制度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一是财税体制改革待加速。在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县域财权与事权尚不能完全统一,县级财政收支矛盾尖锐,没有充足财力安排公共事业和建设支出。2020年,河南地方财政收入高于30亿元的县(市)只有12个,财政收支比低于15%的有5个县。二是错位发展机制待优化。全省县域仍然没有完全将比较优势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存在特色主导产业不优不强、集群效应不显著的突出问题。三是开放联动机制不灵活。不少县域还没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没能在充分融入区域经济大格局中借势发展。如何提高发展的对外开放度,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是河南大多数县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四是产业园区管理机制不健全。产业集聚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助推器,仍存在着重圈地、轻规划,重集聚、轻集群,重产业、轻服务,重硬件、轻机制,重约束、轻运营等突出问题。据测算,河南省180多个产业集聚区亩均投资强度308万元、亩均税收9.76万元,分别仅相当于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的53.5%和26.9%;全省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的产业集聚区仅有28个,不及全国产业集聚区数的1/5。
 
  五、新发展阶段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推进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立足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征,充分彰显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优势特色,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擦亮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以稳保进、以进促稳,坚持激发内生动力与培育外部推力并重,发挥比较优势与弥补短板不足并举,创新体制机制与推动技术变革并行,优化政府调控与完善市场机制并进,通过拓展核心城市的辐射力、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力、强化产业集聚的支撑力、激活开放合作的引领力、释放创新要素的驱动力、厚植改革创新的引擎力,构筑全方位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体系,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开放发展之路、融合发展之路和绿色转型之路。
 
  1 拓展核心城市的辐射力
 
  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效应。要结合河南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逐步将县域纳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空间布局中,为县域经济对接中心城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资源外溢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让其更多分享经济带和城市群发展的红利。一是高水平规划建设郑州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从“1+4”拓展到“1+8”,扩容后规模体量与武汉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基本相当。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高起点编制规划,凸显郑州国家队、国际化引领地位,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打造郑汴许核心板块,加快郑新等一体化,不断增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竞争力。以交通廊道为突破,以产业协同为导向,以生态共治为目标,加快打造郑州都市圈交通、产业、生态网络覆盖体系,适时调整行政区划,逐步破除行政壁垒,畅通信息、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共享通道,推动高端生产要素在郑州都市圈内县域之间自由流动,提升郑州的首位度、辐射力和带动力。二是培育壮大副中心城市。支持洛阳锚定万亿级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挖掘工业基础、科教人才、国防军工、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互动,拓展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加快提升制造业能级;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高端制造、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深化文化旅游与科技、生态、体育、休闲、研学的融合,拓展“旅游+”“文化+”等新业态,打造黄河文化、帝都文化、牡丹文化品牌,提升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在副中心城市建设上提级扩能。抓紧编制实施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三是拓展区域中心城市范围。在建设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拓展商丘、安阳为新的副中心城市,形成与以郑州为核心的“双环回形”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其中,“新乡—焦作—许昌—开封”为“内环”,“安阳—洛阳—南阳—商丘”为“外环”。依据南阳、商丘、安阳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特色、产业基础等,借助河南已有的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贯通“内环”沿线、“外环”沿线以及“内环”“外环”之间县域联系,形成梯度分明、特色明显、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产业分布格局,变孤岛型县域经济为网络型县域经济。同时,依托“外环”各节点核心城市,拓展河南县域经济与鄂西北、陕东南、冀南等外省区域经济之间的融通协同。
 
  2 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力
 
  乡村振兴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县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必须着眼于河南县域广、乡村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发展不充分的区域特征和阶段特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为载体、以市场为平台、以贯通为路径,统筹规划,补齐短板,深化改革。一是统筹发展战略规划。综合考虑各县(市)的地理特点、历史文脉、交通条件、发展水平、产业功能等因素,依据功能定位导向、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的原则,将各县(市)乡村振兴规划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有机衔接起来,统筹空间、产业、要素,协同生产、生活、生态,依据要素禀赋差异,科学布局区域产业,引导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支撑,抢抓加大“新基建”投资的重大政策机遇,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构建形成以县城中心带动,与近郊镇、中心镇、特色镇串珠成带的融合发展格局。二是夯实乡村产业基础。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强现代粮食产业和现代畜牧业,提升河南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三区+基地”农产品主产区为基础,强化县域统筹,推进镇域产业聚集,建立县乡联动、以镇带村、镇村一体的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集聚,增强就业和人口吸纳能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重点,发展带动性强的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盘活资源的产业、凸显禀赋优势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有效供给,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发展连接城乡、打通工农、联农带农的多类型多业态产业,让小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土地、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活力。搭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评估、登记、交易、流转、收储平台,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破解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担保难、抵押权处置难等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四是贯通城乡市场体系。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发挥交通枢纽和开放通道优势,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立一批具有跨区域性和农业产业特色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农村市场体系。
 
  3 强化产业集聚的支撑力
 
  积极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革,围绕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尽快完成开发区整合挂牌,用好规划新增空间。加快理顺开发区与属地职责关系,开发区专司服务企业、招商引资、培育产业集群,将社会管理事务划转给属地政府,实质化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以省级开发区为引擎,聚焦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效益集成彰显的有机融合。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制定出台“优先开发、重点发展、生态功能”三种类型县域经济分类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引导各县(市)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形成产业配套和关联集成效应。鼓励优先开发县(市)以转型提质、培育载体、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方向,重点发展县(市)以特色高效、保障粮产、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为任务,生态功能县(市)以环境保护、生态供给、拓展业态为路径。二是壮大产业集群规模。结合河南“十四五”规划,引导不同县(市)选择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特色发展。发挥市场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变“点式扩张”为“链式发展”,推动产业链式布局、专业化配套、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彰显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三是培育产业创新载体。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和行业制约,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等载体,布局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创新发展。深化园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改革,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完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落实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加快落后产能和低效资产“腾笼换鸟”。四是提升园区服务质量。加强园区与交通主干道的互联互通,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能力,重点解决标准化厂房、标准化创业中心以及人员招聘、技能培训、财税办理、投融资等专业服务。加大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力度,积极营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及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的创新环境。围绕首位产业、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等,强化产业招商,正确引导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着力培养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五是创新园区管理机制。把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着眼国内国际市场大循环、现代产业分工大体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经营、法治化治理为导向,完善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和去行政化,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管理模式,激发开发区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建立县(市)与开发区共享机制,密切县(市)与开发区之间的利益联结。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利益引导机制和低效用地退出管控引导机制和以亩均产出效益为核心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将其纳入县(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在用地指标、财政支持、税收减免等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
 
  4 激活对外开放的引领力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跳出就“县域”论“发展”的固有束缚,坚持开放引领、合作带动,以开放合作引入竞争压力、形成合作助力、注入外部活力,其现实路径是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充分发挥河南内陆开放高地优势,以“四路协同”开放通道为支撑,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以“五区联动”开放平台为载体,集聚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一是对接“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构建开放的县域产业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大范围拓展县域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空间,站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大视野下,选择县域产业发展路径,以主导产业吸引配套产业,以配套产业支撑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有效整合集成企业与配套企业、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形成覆盖性广、互补性强、效益性高、循环性好的县域经济企业集群。二是发挥开放通道平台作用,打造开放的县域贸易体系。协同发挥空中、路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开放通道的互联互通作用,推动县域贸易有效衔接国内外两种市场;依托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构建涵盖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信用、统计监测、风险防控等多重功能、辐射全省各县(市)、联结线上与线下的综合性贸易服务平台,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提升县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以郑州为中心、以其他省辖市为节点、覆盖全域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功能,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构建对接全球、联通国内、产业支撑、通道保障的县域经济贸易体系。三是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完善开放的县域政策体系。抓住“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对标国际通行的投资和贸易政策,增强创新政策与国际规则的协调性,推动产业支持政策由倾斜型向竞争型政策转型,财政资助政策由补贴型向普惠型转变,科研补贴政策由直接补贴向引导补贴转变;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与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精准落地;探索建立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以及中部地区、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跨省、跨区域合作的政策体系,促进形成国内统一的县域经济开放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县(市)间联动机制,加强规划对接,促进县际协同发展和毗邻县一体化发展。
 
  5 释放创新要素的驱动力
 
  全面推进县城建设,促进县城扩容提质,不断增强县城对资源要素的集聚力、承载力、吸引力。一是释放县城建设活力。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针对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数字生态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聚焦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精致城市、人文城市、安全韧性城市和文明城市”目标,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人文历史、智慧化建设基础等,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拓展市场,为各类资源要素活力释放提供重要空间载体支撑。二是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设立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奖励资金。按照试点先行、渐次推进、分类支持的方式,有序下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在县(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按照“线上线下结合、展示交易并重、平台团队共建”的思路,在各省辖市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连接上下游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技术供需双方合作对接。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科研、区域城市承载、县域层面应用”三级科研、推广、应用协作体系。三是释放各类人才活力。积极推动“城乡双栖”“城乡通勤”“工农兼业”成为县域城镇化的新形态,将县城打造成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核心空间,加快拓展新赛道,以新业态、新模式催生新的就业岗位,以产业转型引导人口在县域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拓宽招才引智视野,打造“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特色品牌,鼓励各县(市)在人才密集区设立人才“飞地”;以院士中原行、豫籍专家看河南、中原智库论坛为基础搭建乡情引才聚才平台,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县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和跟踪服务制度。拓展“墩苗计划”改革成果,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跨省交流任职制度,吸引发达地区县处级干部到省内任职,选派省内县处级干部到沿海地区挂职锻炼,探索面向沿海发达省份公开选拔招聘县处级干部机制,以党政管理干部的交流任职,畅通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的引进吸收渠道。实施回归工程,出台系列政策,吸引人才回乡,鼓励外出人员回到家乡创业。通过回归工程形成县域内土地、人才、资金、产业汇聚。四是激发县域金融活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化解融资瓶颈,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升级县级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搭台,优化企业融资和银行拓展金融服务,促进政银、银企、政企有效合作,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产业链金融,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健全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机制,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中不合理附加费用、强制搭售产品等违规行为,用活用足用好省市金融信用等相关政策,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五是激活建设用地活力。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思路,以保项目、保发展为目标,建立建设用地批而未征、征而未用台账,推动土地供给由注重增量转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并举,加强产业功能区用地保障,引导企业在功能匹配的产业园区选址建设,鼓励各类园区自主开发公共物业,大力推广以物流成本为导向的紧凑式工厂布局,构建工业用地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对符合产业目录导向的重大项目给予用地优惠。
 
  6 厚植体制改革的引擎力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打破区位决定论、资源约束论、外部依赖论的思想束缚,在“双循环”的大格局中捕捉市场需求,寻觅发展机遇。一是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当前,河南县域经济正在由“量壮大”转变到“质发展”、由“速度版”转为“升级版”,既是一种创新、绿色、开放的协调发展,也是一种空间、产业、制度的一体发展,更是一种环境、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更加开放的视野中去谋划推动县域发展。尤其要以提高市场主体感受度、满意度、实效度为目标,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二是深化放权赋能改革。以全面实施省直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制定出台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和市县划转事项目录,完善县(市)行政审批服务的运行机制,有序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调整财政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推行财政政务服务一体、标准化建设,赋予县(市)更大自主权。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支持符合条件的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壮大县级收入规模。三是完善协同推进机制。省级层面成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直部门、省属企业与县域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为县域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交流、项目报批、资金投放、规划协调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化的支撑保障,降低县域经济发展行政沟通成本。总结“万人助万企”活动经验,探索建立“万人助万企”常态化机制,开展县域企业“扶小创优”培育行动,实施“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县级领导常态化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四是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综合指标+共性指标+专项指标+附加指标”差异化考核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发布县域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强化监测考核结果运用,分类推进“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工程,引导104个县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局面。五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研究制定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整合各类专项财政资金,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着力改善县域交通、环卫、水利、能源、通信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重点用于支持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同时,加大财政预算约束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项目审批,筑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安全防线。(河南日报县域经济调研组 总策划:王战营 策划:董林 刘雅鸣 统筹:孙德中 专家组长:程传兴 谷建全 陈益民 郑林)(执笔:高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