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及上半年经济形势展望
平安首经团队 / 2022-04-07 15:41:11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璐/常艺馨/范城恺
核心观点
一、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2022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仍然面临不同程度的基数影响。结合环比分析,2022年1-2月经济数据呈现的图景基本符合预期。工业生产在出口高景气的支撑下相对强劲,国内投资与消费边际改善的背后隐忧尚存。3月受全国疫情扩散,经济增长受到较大拖累。2)当前“稳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高校、特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二是服务业持续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教培、互联网等服务行业就业受监管政策影响,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面临减弱。1-2月就业状况整体平稳,但16-24岁人口就业显著承压。3)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之下,国际油价异动、国内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抬头,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增大。
二、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和挑战。1)俄乌冲突,全球“滞胀”风险加大,且“胀”已成为“滞”的催化剂。2)美联储或将采用“快加息+缩表”的特殊组合,掣肘国内宽货币空间。3)疫情防控压力骤增,压制消费与服务业复苏。从高频数据看,3月以来主要城市出行人次减少、拥堵程度明显减轻、电影票房收入大幅下滑,指向线下消费需求依然疲弱。4)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与需求双重压力。2022年宏观政策需加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着力对冲成本压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5)房地产调控政策松动,但商品房销售及土地成交尚未企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信心都有待恢复。6)出口韧性持续,但海外生产能力恢复、美国补库存需求减弱等因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隐现。不过,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出口市占率优势延续。与此同时,国内严格疫情防控之下,亦需关注对制造业供应链可能带来的影响。
三、二季度及上半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季度中国经济仍处筑底阶段。财政政策的大力度落实,房地产监管政策的因城施策、边际调整,货币政策的相机调整,都将支撑二季度经济企稳。结合对2021年基数与2022年环比增长动能的预判,我们预计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速约为4.9%。
四、对下一步跨周期与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建议。1、国内外货币政策“松紧差”加大、结构性通胀风险仍未解除,我国货币政策宽松所面临的约束有所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或将转为对结构性工具及宏观审慎政策的使用,但也需关注全局性货币宽松的积极信号意义。与此同时,财政政策需要在稳增长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2、以“新市民”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财政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等区域战略的支持,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3、俄乌冲突后,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局势更趋复杂,从而对中国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财政政策应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高效支持“自主可控”。4、强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防疫政策选择空间。
2022年一季度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爆发,美联储开启快加息进程,全球经济走向“滞胀”的担忧不绝于耳,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中国未能免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本土疫情防控压力骤增,房地产行业受前期政策叠加冲击,对经济的拖累浮现,完成两会设立的5.5% GDP增速目标面临更大压力。
本篇报告集中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新趋势、新动态,分析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阐释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展望二季度经济形势,并提出宏观逆周期与跨周期调控相结合的政策建议,以期较全面展现我们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
一、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1、开年经济图景基本符合预期
1-2月主要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速悉数改善。然而,由于年初以来市场重点跟踪的高频数据表现并不算强,靓丽的经济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具体看,年初至3月25日当周,高炉开工率、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和焦化企业开工率分别低于2019-2021年同期均值16.5、9.5、4.0和2.6个百分点,以此衡量的开年生产端表现偏弱。不过,这些高频指标往往与内需关系较为密切,且部分行业开工受冬奥会影响,高频数据或难以准确反映开年的经济形势。
我们研究发现,2022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仍然面临不同程度的基数影响。观察GDP环比可见,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显著弱于季节性水平,而且呈三产明显偏弱、二产略微偏强的分化。要准确分析1-2月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图景,需要结合近几年的环比增速来比较,而采用同比数据(低基数导致高估)和三年平均增速(2020年初低增长导致低估)都不够准确。
结合环比分析,2022年1-2月经济数据呈现的图景基本符合预期。工业生产在出口高景气的支撑下相对强劲,国内投资与消费边际改善的背后隐忧尚存。
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长强劲,这与2月制造业PMI反季节性上行的态势契合。同时,PMI生产经营预期连续四个月上行,“稳增长”政策发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
二是,开年我国出口仍然表现出一定韧性,同比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外需是支撑工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改善最为可观,但其改善主要依赖于土地购置费滞后计入地产投资,即期的建安投资仍然偏弱。
四是,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并不似同比数据那般“开门红”,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明显受低基数的支撑。我们测算,3月起基数因素对基建与制造业的支撑效用将会减弱,届时如其内在增长动能不足,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五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同样受到低基数的加持,目前商品消费环比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餐饮消费的修复仍任重而道远。
1.2、城镇就业存在局部性压力
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保持在11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设定在5.5%以内,比去年的5.5%左右略显积极。稳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高校、特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上升,主要是2019年专科扩招的结果,因此稳就业的一大重点在于推动这些专科毕业生在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形成有效劳动力供给。二是,服务业持续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教培、互联网等服务行业就业受监管政策影响,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面临减弱。2020年我国总就业人数达到7.5亿人,其中服务业就业人数就有3.6亿人,占比为47.7%,已成为就业吸纳的主力。
从统计局公布的1-2月数据看,当前就业状况整体平稳,但16-24岁人口就业显著承压。2022年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2021年同期持平;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4%,比2021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16-24岁人口失业率达到15.3%,比2021年同期高出2.2个百分点、比2020年同期亦高1.7个百分点。
1.3、结构性通胀问题再度抬头
1-2月CPI在“猪油错位”之下读数不高,但PPI环比在2月由跌转涨,同比读数的下滑速度显著放缓。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之下,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国内所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压力增大。具体看:
一方面,油价波动是通胀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从2022年2月的通胀数据看,国际油价波动约推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PPI环比上行10.4%,推动CPI的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环比上涨6.1%。PPI中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化学原料、化学纤维、燃气生产供应等五大行业与石化产业链相关,CPI交通和通讯项目下的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居住项目下的水电燃料分项亦受影响。回归估算结果表明,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涨10%,将拉动当月PPI环比增速0.2个百分点,拉动CPI月度上行约0.07个百分点。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尚未妥善解决,国际原油价格短期仍难降温,后续在供需与预期双重博弈之下,价格波动或较剧烈。
另一方面,黑色系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有抬头迹象。尽管“运动式减碳”难以再现、发改委“保供稳价”措施屡屡出台,但国内对于重启基建、地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预期升温,黑色系期货商品价格有抬头迹象。年初至3月30日,南华黑色指数累计涨幅达28.1%,目前仍在历史高位附近;主要黑色商品中,动力煤、焦煤、焦炭、螺纹钢、铁矿石等黑色系商品期货活跃合约结算价分别上涨了23.0%、42.9%、31.6%、15.8%和28.8%。PPI中与黑色产业链相关的主要是煤炭开采洗选、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延加工、煤电市场化改革后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截止2021年末在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合计约16.7%。考虑到黑色产业链对其他中下游行业的拉动作用,回归结果表明,代表性商品动力煤(现货)、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10%,将分别拉动当月PPI环比增速0.1个、0.2个百分点,略高于其直接影响。年初以来主要黑色品种的现货价格涨幅相对期货市场较弱,后续如期货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大概率将传导至现货市场,国内“保供稳价”政策任重而道远。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