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发达国家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详情

发达国家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9-27 11:17:44
虽然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总和生育率常年维持在低位,更加剧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矛盾。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约为77.3岁,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属于典型的老年型社会;我国总和生育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高于6降低至当前的1.3,严重低于维持人口简单再生产水平的2.1,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甚至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在长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等问题,发达国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早在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就规定,无论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均为65岁。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济发展,美国开始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并且禁止依照年龄强制退休。具体而言,美国于1983年制定推迟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即从65岁推迟至67岁,并从2002年起开始执行至2027年结束,每年推迟两个月。62岁至70岁的范围为领取养老金的弹性年龄区间,若在62岁后并先于法定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则按照提前领取的具体时间从其养老金中按比例扣除一部分,并且在到达法定年龄后全额发放养老金;若在法定年龄后推迟领取养老金,则随着年龄的增加,领取养老金的比例也相应增加。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十分迅速,当前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86年,日本《高年龄者雇佣稳定法》规定企业需要努力实现员工退休年龄从法定的55岁延长到60岁,但是即使违反也不受处罚和制裁,即非强制性。在1990年,日本再次推出改革方案,要求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努力实现员工65岁退休,依旧具有非强制性。此后,在1994年日本《高年龄者雇佣稳定法》明确规定实行60岁退休制度,并于1998年实行。目前来看,日本的《高年龄者雇佣稳定法》经过不断修改与完善,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并努力实现70岁退休。与此相适应,日本政府采取了完善的鼓励和保障老年人口就业的措施,包括立法保障老年就业环境、建立银色人力资源中心并提升老年人口技能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奖励体系激励企业雇佣老年人等。
 
2010年以前,英国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5岁,女性为60岁。英国政府于2006年公布其延迟退休计划,即计划从2010年起首先延长女性退休年龄,2020年前实现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2024年前将男女退休年龄延长至66岁,2044年前延长至68岁。此后,英国政府不断公布了新的相关法案,并不断对延迟男女退休年龄的时间进行修正,但大体相同。值得关注的是,英国的退休年龄是指领取退休金的年龄,英国已于2011年废除常规退休年龄,即只要员工还有继续工作的意愿,没有企业可以在员工达到相应年龄后剥夺其工作的权利。并且英国的养老金领取也采取了与美国类似的弹性制度。
 
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包括提高退休年龄、控制提前退休、退休金待遇与退休年龄关联、立法禁止就业年龄歧视、为雇佣高龄人口的企业提供补贴等。
 
从上述经验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灵活退休的养老金及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在当前老龄化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要努力满足老年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老有所养”。
 
结合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养老保障制度是人们在退休后满足基本需要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面对不断提升的预期寿命和不断扩大的养老金缺口,有必要适时、适当、渐进式延长我国劳动人口的退休年龄并采取相应举措。例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作设定不同的弹性退休年龄等,避免“一刀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从劳动性质的角度来看,体力劳动者由于工作强度大、工资偏低、存在健康问题等原因普遍反对延迟退休,而从事教育、医疗、高科技行业等对经验和知识要求更高行业的脑力劳动者,往往由于早期人力资本积累时间长、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在现行退休年龄下还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和意愿等因素而愿意延迟退休;从所在单位性质来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与其他性质单位的员工相比,更支持延迟退休;从所处岗位的性质来看,处于管理岗位的员工整体上支持延迟退休。因此,应当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尽快完善实施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为中心的养老保障制度。
 
(作者:王子明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