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1-29 13:35:2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在区域行动主体积极引导与推进
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乎区域特性。制造业发展离不开区域因素,不同制造业对区域因素依赖程度不一,但制造业与区域要素相匹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而制造业满足区域相关要求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区域要素中,有些是土地等不可移动要素,有些是人力与资金等可移动要素,制造业发展就是利用不可移动要素吸引可移动要素,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特定区域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既符合本地实情又满足本地要求且能够产生强劲区域品牌效应和黏性的特色制造业发展。
2.区域政府应做好相关规划并推进。区域制造业发展涉及利益与行动主体众多,其中,区域政府是受益最大、可利用资源最多且不可移动的利益主体,应积极承担核心行动主体责任,组织区域制造业发展相关利益主体,发起集体行动,共同推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制定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如明确可能发展的特色制造业类型及发展目标、制造业结构与布局、制造业绿色化水平、制造业发展方式与路径等;其次是着力塑造能够增进区域制造业发展吸引力与黏性的若干系统,如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共享、产业集群与产业生态系统,不断改善区域内制造企业成长环境,提升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发明与创新。在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与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过其中的发明与创新模式发生过重大转变。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与创新多出自奇才的不懈努力,第三、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与创新则以机构研发为主,而且越来越强调创新中的区域因素,区域创新体系日显重要。以高质量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就是建立在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之上。为了重塑全球制造业领导地位,美国政府2012年启动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这种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的区域创新体系,被列为中国制造远景规划的五大工程之首,构建高效开放、协调与共享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就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4.创造丰厚的区域产业共享。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常识,而直接影响创新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共享却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兴衰与产业共享丰度紧密相关,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关键在于产业共享。美国政府在2012年公布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将产业共享建设作为三大战略任务之一,在2013年发布了《重建产业共享》报告。产业共享类型多样,围绕特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应的产业共享,尤其重要。另外,在共享经济大发展时代,国家大力倡导共享制造新模式,创建丰厚的开放的产业共享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显迫切,也是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5.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并促进集群升级转型。制造业诞生之初就因某些特性而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现象,而且大多数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都有明显的产业集群。1400多年前就以高质量闻名于世的我国景德镇陶瓷业就是延续至今的典型陶瓷业集群。汽车制造业更是因集群化而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领先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丰田汽车就是集群化发展的典范。集群是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公认利器,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各地制造业中遍布着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业集群,沿着产业价值链升级集群成为这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制造业集群来说,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整合发展势在必然,既可实现集群升级转型也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塑造健壮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企业总是寻找适宜环境落户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企业与其环境共同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对于企业及相应产业发展影响深远。健壮及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可以吸引更多更好企业落户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产业生态系统更加健壮与多样化,形成良性互动。美国在重塑制造业时研究发现,重塑制造业必须先重塑产业生态系统。实际上,二十年前的研究已表明,健壮与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能够促进企业及产业发展,是当年硅谷计算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雄冠全球的奥秘所在,是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之源。不过,当时作者使用的是地方产业体系加文化,毕竟,“商业生态系统”一词1993年才以隐喻方式引入管理学。因此,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塑造健壮及多性化的产业生态系统,让企业、产业与区域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良性互动的整体,共同塑造“价值共创,共生共赢”的制造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共同高质量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