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蕴含四种思维意识
经济日报 / 2020-10-19 12:03:36
原标题“”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蕴含的思维意识
文/王得新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理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发展战略的再定位,蕴含了四种思维意识。
一、新发展格局蕴含了建设经济强国的大战略思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必须要强,而强大的经济必须具备以内循环为主体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体循环保持畅通在历史关口的重要性。历史经验表明,凡是能够成功实现经济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本国经济体内聚力释放能量的结果。德国赶超英国展现出了在政策制定上把国内经济和开发国内经济潜力置于优先地位的胆略,德国经济史学家迪特·森哈斯研究欧洲以及欧洲之外的出口经济体发展经验时指出,“出口型经济,无论他们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他们在资源上是丰富还是匮乏,在19 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经济中的成功或不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们国内经济潜力的开发。”
中央明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要实现强国梦,立足国内需求、重塑经济循环的回路、集聚内生动力,通过全社会的创新活动引领经济发展是必然选择。
二、新发展格局蕴含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思维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亟待树立新的经济安全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不断加剧的国际保护主义、美国步步紧逼的对华技术战以及新冠肺炎流行的衰退效应,内循环为主体无疑是更加安全的发展战略。当然,以内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和内卷化,在开放经济中建立“以我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保证国内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产业安全尤为重要,涉及的主要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技术的安全问题。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建立起足以抵御外部经济波动与风险的产业结构,依赖自身力量获得发展;本国技术具有自主研发与持续创新能力,为本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不断实现技术升级。如果重要产业与主导产业主要依赖进口技术,那么,产业安全程度必将受到极大威胁。芯片产业是最好的例子,最近几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远远超过了石油和粮食的进口。芯片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的产业安全和信息安全,芯片已经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命脉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升级改造在国内构筑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而继续保持开放的大环境,利用外循环的合作和竞争机制也是我国实现产业链升级的必要条件。
三、新发展格局蕴含了从发展理念到实践的创新思维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全新的发现思路,增长模式的巨大变革,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理解和实施。
审视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几十年的经济高增长,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但是低成本要素驱动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一直存在隐忧。尽管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但是长期以来在“比较优势”的理论指导下,技术上长期依靠引进,抑制了本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损害了国家的长期竞争力;另一方面,各地不断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许多沿海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度超过了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度,区域竞争大于合作,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难以实现。企业一旦出现产能过剩,首先想到是国外市场;而在消费领域,则出现了国人宁可绕道从国外购买“中国造”而不在本国消费的怪现象,导致中产阶级消费红利外流。畅通国内循环,充分激发14亿人的大市场,实现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造福我国人民并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四、新发展格局蕴含了开放条件下自主发展的辩证思维
经济活动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同时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早已连为一体,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从高峰时达到80%以上到近些年降到30%以上,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明确了扩大内需、构建内需和供给体系的战略基点,畅通内循环仍离不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高水平的开放环境更加有利于构建完整的内需和供给体系,改善营商环境、减少准入限制,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两个循环互促互动,经济运行才能“气血充盈”。实践上,唯有下定决心,深化国内改革,新发展格局战略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