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群:化危为机,加快开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周期
半月谈网 / 2020-06-08 18:21:41
原标题:化危为机,加快开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周期
一、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的周期性增速下降
2010年~2019年,中国GDP增长率从10.6%下降到6.1%。增速下降时长达9年,增速下降幅度超过4个百分点;这一时长和降幅均为1991年以来的最大值。
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经济总量关系变动所引起,一种是由潜在增长率变动所引起。前者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后者表现为由要素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经济成长性下降,经济基本面发生改变,经济增长率发生长期和趋势性下降。前一种经济增速下降通过政策因素可以进行调节,后一种经济增速下降政策因素则难以奏效。对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降原因和性质,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其依据包括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关键核心技术供给瓶颈收紧等要素供给能力下降;也包括需求增长出现天花板,例如房地产、汽车市场达到供求平衡的拐点等;还包括从国际比较看,由于中国已快要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长率必然会下降等。也有一些朴素的观点,认为经济的盘子大到一定规模,经济增速必然会下降。以上观点,总体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由于经济的成长性发生趋势性改变,潜在增长率下降。因此认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该接受和适应经济增速的下降,宏观经济政策不宜进行大力度有针对性的调节。
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并未明显下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中国经济仍然具有高成长性。这些研究首先认为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需求不足矛盾的发展导致供求总量关系出现严重失衡。这些研究指出: 2010年~2019年,中国出口(美元)增长率由31.3%降低到0.5%;投资增长率由23.8%降低到5.1%;消费增长率由18.33%降低到8%。三大需求增长水平出现持续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总供求关系发生严重失衡。从微观企业层面看,则表现为产品市场明显缩小和订单持续减少、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明显降低、资金周转困难显著加大。据此,这些研究认为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是需求不足引起宏观经济总量失衡进而导致的周期性波动。
对潜在增长率的测算结果,这些研究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剔除需求因素影响,简单可行的方法是从支持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供给潜力变化进行研判。这些研究指出,2019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岁~59岁)总量为8.96亿人(其中农民工2.9亿人),当年城镇就业总量为4.4亿人左右;因此中国人力人才资源供给充裕。2009年~2017年,中国国民总储蓄率平均为48.4%,较1978年~2008年期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资金供给充裕。随着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中国应用技术研发活动明显活跃。2019年研发支出达到2.17万亿元,占名义GDP比重提高到2.19%。此外国家主导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也在加快推进,技术供给能力没有明显下降。据此这些研究认为中国要素供给条件未明显改变,潜在经济增长率仍在8%以上。对国内需求增长出现拐点的判断,这些研究也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中国城镇化仍处于全面较快推进时期,城市人口特别是户籍人口仍在较快增长,当住房需求仍在较快增长的时候,很难判断房地产供求出现了拐点。汽车需求增长,则很大程度受制于对买车需求的限制。
综上,这些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没有明显改变,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持续下降,是供求总量失衡导致的周期性变动。本文同意这一观点并认为应该尽快结束经济的下行周期,通过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积极扩大内需,尽快开启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