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智库 > “疫情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详情

“疫情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 / 2020-04-21 11:16:44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中东欧“17+1”合作

 
 
 
文/吴白乙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发言关键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7+1”合作、“17+1”区域性融合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绿地投资
 
发言要点摘录:
 
中国与中东欧国合作机制建立八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可以总结为以下十项:第一,实现了高层定向;第二,实现了机制创新;第三,经贸合作成果非常显著;第四,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惠式的发展;第五,实现了绿色发展;第六,实现了资金融通;第七,从中方的视角来看实现了央地的合作;第八,进入企业主体多元化;第九,科技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十,实现了民心相通。
 
但目前也存在着几大结构性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弱项和短板:
 
第一,贸易逆差较大。以中国和波兰为例,中国和波兰的贸易逆差大致达到了13:1。贸易逆差在不断的扩大是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结构上存在的较大问题。
 
第二,资金流向不均匀。“17+1”合作是要实行普惠均衡,要使合作国家都能够分享合作的成果,包括中方的资金优势、产品优势等等。但是我们现在看是不平衡的,吸纳中方资金最多的还是巴尔干、南欧国家,而波罗的海沿岸这几个国家情况恰好相反。
 
第三,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产品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但是没有完全实现优势互补、对接,当然这其中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以猪肉产品为例,前期是因为发生猪瘟,中国控制进口。后来的乌克兰危机再次使进口受限,加之俄罗斯的影响,所以使得互惠的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受到影响。
 
第四,中方企业不重视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认为它体量小,在中东欧国家开天辟地的力度往往不够大。大家都是想抱“金娃娃”,不太重视这些小型的经济体。
 
第五,与中东欧国家合作过程中受到第三方或是外部环境影响。八年中我们画了一条线,大概前五年是黄金期,为什么是黄金期?因为当时,是奥巴马在执政。美国对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并不是特别的在意,但自特朗普上台以后,对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就提高了警惕,同时也加大了对中东欧国家开展所谓的“工作”。以前美国国务卿很少到中东欧国家去,然而现在蓬佩奥一年大概要去两、三趟,去说服这些国家不要使用中国的技术,包括华为的技术。另外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美国要求中东欧国家“站队”,产生了很大影响。欧盟对这个问题一开始也是同步的,美国强硬起来以后,欧盟态度也是开始收紧,对于中国的投资门槛不断提高。但是欧盟整体的态度是躲在美国人后边,悄悄地去收紧合作的限制。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近三年中东欧国家对话合作开始呈现分化趋势,这是我们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当中第三方或是外部环境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