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 / 2020-04-21 11:16:44
疫情发展如何影响未来世界走向
文/黄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发言关键词:世界格局重组、国际关系重构、疫情发展变化、中美脱钩、联合抗疫、互利合作
发言要点摘录:
大疫情全球蔓延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同时也加快了世界格局的重构、国际关系的重组和游戏规则的重写,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全球的不确定性和世界层面的危机和风险。那么下一步世界格局的走向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变化情况,特别是各国各洲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是否继续快速上升和特效药、疫苗能否及时问世并投入使用。假设疫情出现第三轮暴发,即中东和亚非拉地区大暴发,或者欧美感染数和死亡数持续高升,加上短期内特效药、疫苗无法问世,那么世界格局重构、游戏规则重写和国际关系重组的速度还可能加快,疫情对全球格局的冲击力还可能加大。
联合国秘书长最近表示,这也是自联合国建立以来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挑战。客观地说,原有的世界体系、世界格局、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的设计中并没有如此大规模疫情的应对之法。在疫情和全球经济政治动荡下,各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区域组织反应如何?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各自为政,这个是本能的,灾害来了先保自己。第二种反应也是“本能”的,即互相指责或者推诿,现在的词叫“甩锅”。第三种,如果稍微能够现实一点,理性一点,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发现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各国只有携手,才能共同妥善应对。
关于中美关系的现状和走向,现在有些人还在讨论,要不要脱钩,该不该脱钩以及会不会脱?其实,自从贸易战起,实际上美国方面就已经开始与我国的脱钩过程了,无非是脱到什么程度,是“贸易脱”、“科技脱”,还是连人文交流甚至媒体也脱,现在再加上公共卫生防疫,是脱钩,各自为阵、向我甩锅,还是怎样,中美脱钩如果呈加速发展趋势,那对中美都不是好事。
疫情之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抗疫方面的互利合作,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4月1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提出的推进10+3联合抗疫、建立防疫和公共卫生合作机制的倡议,也得到了10+3会议各国的赞同。如果在短期内我们与美国和欧洲最发达国家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抗疫合作,我们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中国家、中东欧“17+1”的至少部分国家更要增加实实在在的合作,加大信息、技术以及治理疫情方面的共享。
现在已经有“一带一路”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7+1”国家来与中国探讨疫情防控的经验。抗疫问题上我们不打政治牌,不去比较意识形态或制度孰优孰劣,而是与各国坦诚、客观地分享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组织起全国人民开展疫情联防联控,有效切断传染链条,政府与人民紧密配合有效控制局面;如何做到使全国上下一盘棋,个人居家隔离、社区积极管理,企业也服从国家抗疫大局。
与各国建立互利共赢的抗疫合作机制是亟需加强的工作,甚至升级、加大、加深这种合作机制,使“一带一路”增添新内涵,赋予新动能。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