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 详情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 2024-06-24 16:01:1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
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
发改就业〔2024〕8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
 
  为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 业 农 村 部
商  务 部
文化和旅游部
市场监管总局
2024年6月13日
 
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 、新产品的系统集成, 对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 顺应消费场景变化新趋势, 推动科技成果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 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特制定本措施。
 
一、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 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好发 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 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 培育 一 批带动性广 、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推广一批特色鲜明 、市场 引领突出的典型案例, 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 、成长性好的消费端 领军企业加快发展, 推动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 、新产品不断涌 现 ,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
 
二、重点任务
 
(一)培育餐饮消费新场景
 
1.  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 。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 ,鼓励各 地发布餐饮美食指引 , 因地制宜打造 “ 美食名村 ”“ 美食名 镇 ”, 推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下沉发展, 发 掘县域餐饮消费潜力 。挖掘和满足婴幼儿 、青少年 、孕产妇 、老年人等人群多样化需求, 提供高适配用餐服务, 引导科学绿色健 康餐饮消费 。加快制定完善预制菜 、乳制品产业相关标准, 规范 复原乳标识, 鼓励用生鲜乳生产液态奶 。推进餐饮与文旅 、会 展 、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 商务部牵头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农业农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按 职责分工 负责)
 
2.  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 。推进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 提升市场分析和客户获取能力 。推进餐饮外卖点单和配送智能化 升级, 鼓励根据历史订单 、饮食限制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推荐, 有 条件的地方推广无人配送 。鼓励餐饮服务明厨亮灶, 大力推广餐 饮环节菜品配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明示制度 。( 商务部 、市场监管 总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 二 )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
 
3.  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 。积极发展冰雪旅游 、海洋旅游 、 自驾露营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 、康养旅游 ,推广“ 音乐+旅 游 ”“ 演出+旅游 ”“ 赛事+旅游 ”等业态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 主题旅游精品线路 。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 ,鼓励发展旅 游专列 、旅游公路 、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产品 。开展数字赋能文旅 场景建设行动, 积极发展数字艺术 、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支持 利用网络直播 、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展示活动 。( 文化和旅 游部牵头 ,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 负责)
 
4.  推动城乡文旅提质增效 。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 区 。 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新发 展 。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 认定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推 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遴选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打 造“ 游购乡村 ” 系列活动品牌 。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 、提升品 质 ,培育一批乡村等级旅游民宿 。(文化和旅游部牵头 , 国家发 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 负责)
 
5.  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 。持续优化出入境政策措施, 积极 研究增加过境免签政策国家数量 。适当增加主要客源国的入境航 班频次, 推出更多优质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 。完善市政交通 、热 门景区 、餐厅酒店 、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外语指示标志 。在地图 导航软件等应用中增加多语种服务, 优化打车服务 。聚焦“ 食 、 住 、行 、游 、购 、娱 、 医 ”等场景, 确定重点场所及重点商户名 录, 推动受理境外银行卡 。提高外籍游客在华购票 、餐饮 、住 宿 、 出行 、预约的便利化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牵头 ,公安部 、 交通运输部 、 国家卫生健康委 、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按 职责分工 负责)
 
6.  拓展文娱体育消费空间 。打造新生代潮玩聚集地, 支持打 造一批演艺新空间 ,促进虚拟现实( VR )体验等文娱业态场景创 新 。增加高质量演出供给, 加大海外优质文化产品引进力度 。加 快国家文化专网 、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 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 场景 。持续推进电视操作复杂治理, 组织开展视听虚拟现实制作 技术应用示范和“ 未来电视 ”试点, 鼓励生产更多优质广电视听内容, 带动视听电子消费 。推进体育公园 、全民健身中心等健身 场地建设, 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 目 的地, 引导和扩大体育休 闲消费 。鼓励和引导开展“ 村 BA ”“ 村超 ”“ 村排 ”“ 村跑 ”等 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赛事活动 。 开展“ 体育赛事进景 区 、进街 区 、进商圈 ”“ 跟着赛事去旅行 ”“ 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 ”行动计 划等促消费品牌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 、体育总局牵头 , 国家发 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广电总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 三 )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
 
7.  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 。推动现有步行街设施改造和 业态升级, 积极发展智慧商圈, 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 间 。鼓励利用老旧厂房 、城市公园 、草坪广场等开放空间打造创 意市集 、露营休闲区 。探索社会闲置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 鼓励 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 、大型体育场馆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 。鼓 励有条件的地方科学制定以公共交通为导向( TOD )的模式, 优 化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推进汽车客运站综 合开发利用 。( 商务部牵头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自然资源部 、住 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按职责分工 负责)
 
8.  利用新技术拓展购物消费体验 。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 设, 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水平 。加强线上线下商品“ 同 质 ”“ 同标 ”建设 。鼓励建设和升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推动信 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 。在明确标识和规范监管的基础上 ,探索利 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虚拟现实( VR )全景和数字人等技术 ,拓展电商直播场景 。发展线上“ 虚拟家居布置 ”“ 虚拟试衣 ”等产品 展示业务 ,促进沉浸式体验消费 。发展即时零售 、智慧超市 、智 慧驿站 、智慧书店等新零售业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 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9.  培育国货“潮品 ” 消费 。建设新消费品牌创新城市, 构建 新消费品牌孵化生态体系 ,培育推广一批引领性消费品牌 。深入 实施消费品“ 三 品 ”行动, 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重点品 牌带头建设国际品牌 。办好中国品牌 日 活动 ,鼓励各地开展特色 品牌创建 。挖掘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潜能 。( 国家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 工 负责)
 
( 四 )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
 
10.  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增发购车指标 。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 安排资金支持符 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 新 。扩大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范围 。稳步推进自 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 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 。开展智能汽 车 “ 车路云一体化 ” 应用试点 。 开展城市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 点 。结合汽车赛事 、 自驾露营 、汽车文化体验 、汽车改装 、汽车 租赁等, 丰富汽车后市场产品和服务 ,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放心便 利交易 。( 商务部牵头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 政部、交通运输部按职责分工 负责)
 
11.  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 。鼓励家装样板间进商场 、进社 区 、进平台, 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 、局部改造和居家适老化改 造 。 以便利城乡居民换新为重点 ,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 推动 家电以旧换新, 鼓励地方和企业组织开展优惠促销等系列活动, 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鼓励家电和平台企业开展进社区免费检测 、 上门拆旧换新等服务 。推广智慧厨房 、智能睡眠 、健康卫浴等应 用场景, 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和全屋智能物联 。在住房建 设和运维中, 积极推广智能安防 、智慧停车 、立体停车等新模 式 。合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家装家居消费金融需求 。( 商务部牵 头 ,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 管总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12.  打造电子产品消费新场景 。加大柔性屏、超级摄影、超级 快充 、人工智能助手 、端侧大模型 、跨屏跨端互联等软硬件功能 开发, 增强人机交互便利性 。支持智能穿戴设备在通信娱乐 、运 动健身 、健康监测 、移动支付等领域应用, 开拓柔性可穿戴 、环 境自适应智能纺织品应用领域 。拓展智能机器人在清洁 、娱乐休 闲 、养老助残护理 、教育培训等方面功能 ,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 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鼓励探索反向定制 、个性化设计和柔性 化生产等新模式 ,创新电子产品应用场景 。鼓励以市场化方式举 办电子产品展销会 ,提高智能产品知晓度和渗透率 。( 工业和信 息化部牵头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 负责)
 
(五)培育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新场景
 
13.  推动健康消费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医疗机构提供特 需医疗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进入高端医疗服务领域 。研究制定统 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 ,便利居民获得基本卫生健 康服务 。研发融合数字孪生 、脑机交互等技术的医疗装备和健康 用 品 。开展“ 健康消费引领行动 ” 。( 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 , 国 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医保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14.  拓展银发消费新场景。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银发 主题购物节, 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 区 。 加快消费场所适老化改 造, 鼓励商场 、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 口, 提高老年人消 费便利度 。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经济 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 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补助或 综合性奖励补助, 并按规定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补贴或 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 。科学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鼓励养 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毗邻建设 、签约合作等方式满足老年 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将服务延伸至 社区和家庭 。持续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 推动康复辅助器 具升级 。 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 目 录, 发展健康管 理 、养老监护 、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 ,提高老年用品市场供给质 量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民政部 、财政部 、交 通运输部 、商务部 、 国家卫生健康委 、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15.  积极发展育幼消费 。探索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 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育幼服务, 指导家庭托育点健康规 范发展 。鼓励提供全 日托 、计时托等多类型托育服务 。支持行业 协会等开发婴幼儿照护课堂, 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 务, 向广大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提供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 。加大 婴幼儿照护专业建设支持力度 ,健全保育师等育幼相关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 。加快完善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 加强商场 、写字楼等 “ 婴童友好 ”活动空间管理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国家卫生健康 委按职责分工 负责)
 
( 六 )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
 
16.  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 。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支持社区盘 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 ,鼓励利用现有设施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 设施, 推动养老育幼 、邻里助餐 、体育健身 、健康服务 、家政便 民等服务进社区 。 因地制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探索发展智 慧社区, 推动社区生活服务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 。( 国家发展改 革委 、 民政部 、 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商务部 、广电总 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17.  优化农村社区消费环境 。加快补齐农村道路、供排水、生 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 改善农村消费硬件设施 。 统筹利用各类农村信息服务站点,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 提升电商 、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 。支持新能源汽车 、绿色智能家 电等下乡 。支持开展电影 、体育赛事 、 图书等下乡活动, 推动优质文化产品进农村 。(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 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 负责)
 
三、做好组织实施
 
各地要高度重视培育消费新场景有关工作, 切实加强系统谋 划, 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 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作用, 协调推进跨部门协作 。鼓励各地总结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 消费新增长点的好经验好做法, 充分发挥先进地区 、优秀企业的 示范引领作用 。支持相关部门和地方协同开展政策性试点示范和 实践探索, 加强对大宗消费 、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依法依 规合理降低消费领域企业用地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