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附解读)
2023-01-03 12:51:5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 2022—2030 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 )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转化应用市场机制 ,加强创新服务保障 ,推动形成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产学研用衔接高效、创新效能持续提升的绿色技术创新工作格局 ,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 ) 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 ,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 一步完善 , 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协同创新更加高效。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绿色技术交易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得以充分转化应用。绿色技术评价、金融支持、人才培养、产权保护等服务保障全面优化 。绿色技术领域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持续深化。
(三 ) 工作原则
——目标引领 ,创新驱动 。坚持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聚焦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着力解决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 ,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水平 , 畅通转化路径。
——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 。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 ,发挥市场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连接创新各环节中的功能 , 吸引创新要素向绿色领域集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保障 , 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研用并举 , 突出应用 。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领域 ,组织开展绿色技术攻关 ,增加绿色技术供给。加大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强化创新各环节和要素的衔接 ,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压实责任 ,系统推进 。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加强部门间配合 ,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大对地 方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评估指导力度,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创新 ,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二、重点任务
(一 ) 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领
明确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定期向各地区、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征集共性技术难点和技术需求 , 以能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转型、污 染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负碳及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为重点 ,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 , 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绿色技术创新。
强化关键绿色技术攻关。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技术攻关 ,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积极参与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绿色技术。
(二 ) 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
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绿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 ,支持领军企业及其联合体承担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 目。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国技术合同登记企业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企业中 ,遴选发布绿色低碳科技企业 , 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培育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加大对中小微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绿色技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基地布局 ,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整合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加强与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基地的衔接。
激发科研单位创新活力。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管理机制 ,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成效在考核评优中的比重 ,提高科研人员绿色技术创新积极性。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兼职参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和服务等工作 , 继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发明人或团队持有股权、成果转化净收入占比以及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受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且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基数等相关激励政策。
(三 ) 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协同
推进创新主体协作融合。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主体与中介机构、金融资本等联合 ,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金介”合作机制 ,促进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建立一批专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 , 加快绿色技术创新突破。
更好发挥协同机构作用。发挥好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 (原绿色技术银行 ,下同) 在推进金融资源与绿色技术创新融合方面的协同作用 ,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建设。完善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运行管理机制 , 强化绿色技术信息平台、转移转化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功能。鼓励绿色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其对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适时对现有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评估工作。
(四 ) 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
推进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布局建设若干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健全绿色技术交易平台管理制度 , 完善基础甄别、技术评价、供需匹配、交易佣金、 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等机制 ,提升绿色技术交易服务水平。
健全绿色技术推广机制。以节能降碳、清洁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为重点 ,适时遴选先进适用绿色技术 ,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 明确技术使用范围、核 心技术工艺、主要技术参数和综合效益。规范绿色技术遴选条件、遴选程序 ,加强目录内绿色技术跟踪管理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向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送、组织开展绿色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鼓励绿色技术产品应用。推进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建设,鼓励绿色技术创新装备生产企业申报保险补偿项目。鼓励国有企业采购、使用绿色技术首台 (套) 装备 ,推动绿色技术首台 (套) 装备应用和产业化 。推动修订《政府采购法》, 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绿色产品采购力度 ,进一步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 ,推动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按规定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 ,稳步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范围 ,推动认证结果广泛采信。
(五) 完善绿色技术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技术标准。在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加大对绿色技术标准的支持力度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联动, 强化能源、工业、建筑、生态系统固碳增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等重点领域共性绿色技术标准制修订,及时将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融入标准 ,为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推进绿色技术评价。指导推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加快制定发布本领域绿色技术评价方法 ,提升绿色技术评价水平。支持绿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验证服务平台 , 申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为绿色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提供定制试制、检验检测、认证评价等服务。
(六) 加大绿色技术财税金融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的股权支持力度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 引导各类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 募股权投资等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进一步扩大绿色技术领域创业投资子基金托管银行范围 ,积极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项 目。综合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鼓励信用评级机构依规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开展主体评级、债项评级服务。鼓励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从事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鼓励保险机构结合绿色技术应用场景 ,运用首台 (套) 保险等险种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风险保障。
强化财税政策保障。各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绿色技术攻关项 目予以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予以支持。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科技人员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收入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促进绿色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
( 七 ) 加强绿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持续加大对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设置绿色技术相关专业的指导支持力度 ,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绿色技术相关专业 ,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鼓励地方政府联合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同实施绿色技术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 目,联合培养绿色技术创新专业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强化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高效的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绿色技术先进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链接。在《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能力等级培训大纲》 中增加绿色技术相关课程 ,提高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专业服务能力。
引导企事业单位在薪酬待遇、股权分配、人才评价等方面加大对绿色技术经纪人的激励支持力度。
( 八 ) 强化绿色技术产权服务保护
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利、商标审查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强智能化技术运用 ,提高审查效能 ,缩 短审查周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进一步强化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 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 为绿色技术产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加大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促进绿色技术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布局和高效益运用。聚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 ,构建绿色技术与国际专利分类参考关系表 ,开展国内外及分区域绿色专利统计监测分析。围绕绿色 低碳发展重点领域 ,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 ,提升绿色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利用能力。
加强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严格规范绿色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行为 ,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代理行为。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加大对侵犯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九) 深化绿色技术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绿色技术“引进来”。充分发挥双多边国际合作机制作用,积极引进境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 ,鼓励外资投向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
鼓励绿色技术“走出去”。以推进绿色投资 、绿色产业 、绿色能源、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绿色贸易等领域国际合作为契机 ,积极开拓先进绿色技术和装备的国际市场,延伸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领域和应用场景 , 携手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 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三、组织实施
( 一 ) 加强组织协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持续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统
筹 ,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 ,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部际协调机制作用 ,进一步加强合作 ,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适时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调度, 确保实现各项任务目标。
( 二 ) 抓好贯彻落实
各地区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动力度,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制定相关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压实工作责任, 优化创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扎实推进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 三 ) 营造良好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将总结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有效模式 ,及时宣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论坛等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绿色技术创新良好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
《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答记者问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改环资〔2022〕188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任务要求。2019年4月,经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号),明确了到2022年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文件出台后对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求相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强化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在充分总结绿色技术创新工作进展基础上,对绿色技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研究发布了《实施方案》,对未来3年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问: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方案》锚定2025年提出了主要目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协同创新更加高效。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绿色技术交易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得以充分转化应用。绿色技术评价、金融支持、人才培养、产权保护等服务保障全面优化。绿色技术领域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持续深化。
问:请介绍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工作原则。
答: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既要充分考虑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要求,又要突出市场导向、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了4项工作原则:一是目标引领,创新驱动。聚焦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目标,着力解决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二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连接创新各环节中的功能,吸引创新要素向绿色领域集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保障。三是研用并举,突出应用。组织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增加绿色技术供给,加大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四是压实责任,系统推进。加强部门间配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大对地方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评估指导力度。
问: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要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答:《实施方案》从9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明确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组织实施重点专项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绿色技术。
二是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在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方面,主要是培育绿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遴选发布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在加强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是优化创新平台基地布局,持续整合优化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激发科研单位创新活力方面,主要是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成效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评优中的比重,继续实施相关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绿色技术创新积极性。
三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主体与中介机构、金融资本等联合,促进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好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原绿色技术银行)在推进金融资源与绿色技术创新融合方面的协同作用,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对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
四是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布局建设若干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健全绿色技术交易平台管理制度,提升绿色技术交易服务水平。适时遴选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强目录内绿色技术跟踪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动绿色技术首台(套)装备应用和产业化,加大政府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
五是完善绿色技术评价体系。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联动,强化重点领域共性绿色技术标准制修订。推动加快制定发布各领域绿色技术评价方法,建立绿色技术验证服务平台,为绿色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提供定制试制、检验检测、认证评价等服务。
六是加大绿色技术财税金融支持。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主要是引导各类股权投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大绿色技术领域创业投资子基金托管银行范围,综合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在强化财税政策保障方面,主要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予以财政支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七是加强绿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对对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设置绿色技术相关专业的指导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联合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同实施绿色技术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培养专业、高效的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
八是强化绿色技术产权服务保护。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利、商标审查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加强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代理行为,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九是深化绿色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绿色技术“引进来”,积极引进境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鼓励外资投向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鼓励绿色技术“走出去”,积极开拓先进绿色技术和装备的国际市场,延伸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领域和应用场景。
问:请问如何推动《实施方案》落实落地?
答:《实施方案》的落实落地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要持续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部际协调机制作用,适时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调度。
二是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区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工作的推动力度,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制定相关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
三是营造良好氛围。总结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有效模式,及时宣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论坛等活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 :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新格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改环资〔2022〕188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推动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新格局。
一、九大举措构建市场导向全链条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方案》从创新引领、创新主体、创新协同、技术转化、技术评价、财税支持、人才队伍、产权服务、国际交流等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举措,以构建市场导向全链条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重要措施从绿色创新需求、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交易、绿色技术应用等环节,为绿色技术的全链条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绿色创新需求环节,《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举措,并明确两个技术创新方向。一是自下而上从各地区、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征集的共性技术难点和技术需求;二是自上而下统筹布局前瞻性的重点专项技术攻关方向,从而确保技术创新既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又能前瞻布局未来场景。
在技术创新供给环节,《实施方案》提出“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协同”两项举措。一是强调不断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明确提出培育三类创新企业,即:绿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二是强调促进包括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个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协同,从而为促进更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生提供了源头保障。
在绿色技术交易环节,《实施方案》提出“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完善绿色技术评价体系”和“强化绿色技术产权服务保护”三项举措。从推进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健全绿色技术推广机制、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健全绿色技术标准、加强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整体布局,对绿色技术的有效甄别、科学评价,以及供需两侧高效匹配和交易转化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有助于提升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和应用推广的成功率。
在绿色技术应用环节,《实施方案》提出“加大绿色技术财税金融支持”的举措,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加强各级财政对绿色技术项目提供财税保障。例如,“鼓励绿色技术产品应用”,“鼓励国有企业采购、使用绿色技术首台(套)装备,推动绿色技术首台(套)装备应用和产业化。”“加大政府绿色产品采购力度,进一步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推动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按规定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等,打开了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场景。
二、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创新要素集聚中的作用
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最关键的着力点就是要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施方案》中对此也明确表述:“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发挥市场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连接创新各环节中的功能,吸引创新要素向绿色领域集聚”。其中,绿色技术创新的要素资源主要包括绿色技术、人才和资本,而企业正是组织这些要素资源进行价值创造和价值交换的经济实体。
一是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或价值创造的过程,创造出满足市场新的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经过市场的价值交换转化为物质财富或新的生产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方案》强调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了对培育和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系列举措。例如,“支持领军企业及其联合体承担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国技术合同登记企业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企业中,遴选发布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加大对中小微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了解市场和消费需求,最能发现并准确把握技术创新方向,最容易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可以有效优化配置技术、人才和资本等要素资源。例如,企业作为研发投入主体,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研发方向;作为创新活动主体,可把握创新方向组织和推动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成果应用主体,可更好选择成果运用时机和提供产业化保障。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而是要以企业为中心,组合各种技术创新要素,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推动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产学研用衔接高效。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须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协同。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参与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人才储备上的支持效果尤为突出。《实施方案》指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协同”,“推进创新主体协作融合”,“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主体与中介机构、金融资本等联合,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金介’合作机制”,强化了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联动。
同时,企业也非常需要与中介机构、金融资本等协同联合,通过中介机构获得更精准的技术、人才匹配,通过金融资本获得资金支持以实现技术研发、产品中试、市场扩张等。《实施方案》提出“更好发挥协同机构作用”,“发挥好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原绿色技术银行,下同)在推进金融资源与绿色技术创新融合方面的协同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鼓励绿色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其对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将为企业创新过程提供更好的要素资源整合。
三、持续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能和成果转移转化水平
发达国家40多年的技术创新发展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必须遵循流程循序渐进,每个工作流程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并且由专业化团队高质量完成。《实施方案》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一是强化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质量。
《实施方案》指出“强化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高效的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绿色技术先进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链接。在《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能力等级培训大纲》中增加绿色技术相关课程,提高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专业服务能力。引导企事业单位在薪酬待遇、股权分配、人才评价等方面加大对绿色技术经纪人的激励支持力度。这些举措有助于培育更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为专业化水平提升储备人才队伍。
二是强化绿色技术产权服务保护,提升创新水平。
《实施方案》指出“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利、商标审查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领域,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提升绿色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利用能力”,“严格规范绿色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行为,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代理行为”。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绿色技术知识产权的质量,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寻找到所需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是加强绿色技术评估与认证,加强筛选能力。
《实施方案》明确了“完善绿色技术评价体系”的任务,要求及时将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融入标准,在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加大对绿色技术标准的支持力度,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指导推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加快制定发布本领域绿色技术评价方法,提升绿色技术评估水平。同时,《实施方案》指出“支持绿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验证服务平台,申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绿色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提供定制试制、检验检测、认证评价等服务”。
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协同推动,推动形成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产学研用衔接高效、创新效能持续提升的绿色技术创新新格局,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张英健 :打造绿色技术创新新引擎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改环资〔2022〕188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明方向、划重点、强举措、压责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革命,将深刻影响到国际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科技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存在强耦合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例如在能源供应方面,必须加快零碳能源供给能力,既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也要发展氢能等零碳非电源技术;在能源使用方面,需要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终端用能电气化和零碳燃料替代,逐步降低化石燃料消耗量;针对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近期要继续推进节能改造,大力推行绿色生产,中远期看还需要应用燃料/原料与过程替代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负排放技术;在系统减排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化能源管理、能量系统优化、资源循环型耦合技术等。此外,还有超高效光伏技术、可控核聚变等新型核能技术、电力多元转化技术、人工光合作用技术等颠覆性技术。这些技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支撑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实现。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性共识。2020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过制定面向碳中和的科技战略与计划,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美国拜登政府签署《应对国内外气候危机的行政命令》,提出全面加强清洁技术研发。美国能源部宣布提供1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变革性的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美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提出《清洁未来法案》,提出将投入1000亿美元帮助各州、城市、社区和企业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法国于2020年9月推出《国家经济复苏计划》,将在“生态转型”方面投入300亿欧元,发展绿色交通、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建筑节能翻新、农业转型等,并支持具有长期减排潜力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英国于2020年10月发布《绿色工业革命的十项计划》,将支持包括海上风电、氢能、核能、电动汽车、绿色公共交通、零喷气式飞机和绿色船舶、绿色建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自然环境、绿色金融与创新等十个重点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韩国宣布了“绿色新政”计划,从2020年到2025年,政府将投资73.4万亿韩元,以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绿色技术的发展,加快向绿色低碳社会的转型。应当说,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谁抢占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先机,谁就占据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特别是在绿色低碳发展这一前沿领域,绝不可能通过技术跟跑、设备组装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这一场绿色技术创新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连接创新各环节中的功能,吸引创新要素向绿色领域集聚。《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系统谋划了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各项工作,对我国绿色低碳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注重面向需求,增强绿色技术供给能力。《实施方案》锚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目标,着力提升绿色技术供给能力。聚焦能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转型、污染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负碳及温室气体减排等关键领域,定期征集共性技术难点和技术需求。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技术攻关。相关举措将加快推动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有效解决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
注重创新协同,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实施方案》提出着力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壮大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同时,通过强化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优化绿色技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基地布局,持续优化整合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此外,还提出强化创新主体协作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金介”合作机制,更好发挥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绿色技术创新联盟等机构协同作用,以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连接创新各环节中的功能,形成各环节相互衔接、融合的创新体系。
注重效能提升,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针对当前我国绿色技术转化应用效率低的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布局建设若干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健全绿色技术交易平台管理制度,健全绿色技术推广机制,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通过向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送、组织开展绿色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建设,加大政府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等措施,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大幅度解决绿色技术落地难的问题。
三、以机制为保障,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服务能力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实施方案》全面优化绿色技术评价、金融支持、人才培养、产权保护等服务保障,吸引创新要素向绿色领域集聚,为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绿色技术评价方面,明确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指导推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加快制定发布本领域绿色技术评价方法,提升绿色技术评估水平。金融支持方面,要求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的股权支持力度,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综合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围绕绿色技术研发人才、绿色技术经纪人队伍等,实施绿色技术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培养高素质、专业、高效的绿色技术人才队伍。产权保护方面,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设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强化绿色技术产权服务保护。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
- 银保监会正式印发《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
- 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财政部发布新修订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 财政部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
- 财政部印发《关于简化中央企业银行账户管理程序的通知》
-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金融企业增资扩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财政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地方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