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风口下 宁波如何推进数字新基建?
东南商报 / 2020-09-21 17:59:41
原标题:新基建风口下 宁波需要怎样的“超级大脑”? 来源:东南商报
新基建是今年最火的热词,有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更多瞄准了数字经济特别是IT领域。当下,各地新基建投资热潮迭起,宁波如何推进数字新基建呢?9月20日,以“新基建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宁波计算机大会在甬召开,郑纬民等3位两院院士与多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新基建的思考和建议。
宁波该建设什么样的AI超级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是土生土长的宁波老乡,也是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科研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关心家乡发展。他在会上分享了对于新基建中高性能AI算力的基础建设的新思考。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提到发展人工智能,许多地方的第一反应就是造一台或者买一台大机器(超级计算机)。”郑纬民说,“为什么呢?因为在各地政府的认知中,只有超级计算机才能承担AI数据计算。”因此,目前深圳、北京、珠海、南昌等城市都在研制建设自己的大机器。
“但各地政府却没有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建大机器。我在北京问一个政府领导,建AI计算机要解决那些问题呢?他回答我说,人脸识别、城市智慧交通。我说恰恰人脸识别、智慧交通不太需要超高性能的大机器。”郑纬民说。
郑院士介绍,人工智能目前有三大方向的应用。第一类是图像识别、视频检索,应用场景包括安防、医疗诊断、自动驾驶等,其核心是卷积网络,是深度学习算法;第二类是博弈类决策,类似阿尔法狗这样的智能机器,可以应用在交通规划,其核心是强化学习。这两类都不需要使用超高性能的大机器,就可以实现场景应用。就像现在许多机场、高铁站的人脸识别就应用的很成功。
需要超级计算机的是第三类——自然语言处理,目前应用于搜索推荐,未来可用于智能人机接口即人机相连,其核心是深度学习的庞大模型,需要运算海量的数据并推导,模拟人脑,因此需要大机器。
郑纬民说,以往人们观念中的超级计算机,是例如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这样的用于科研计算的大机器,但用于解决AI问题的计算机与传统意义的超算又不一样。
传统科研计算机,比拼的是浮点运算的速度和精度,采用的是双精度计算。而AI计算只要半精度计算(双精度是64位,单精度是32位,半精度是16位)。双精度和单精度是为了计算,而半精度更多是为了降低数据传输和存储成本。
“我听说宁波也计划建AI计算机,一定要搞清楚方向,我们不要建天河二号这样的大机器,要建针对解决AI问题的,成本低,实用性强。”他说。
目前有个很好的参照案例,就是深圳鹏城实验室和华为一起研发建设的“鹏程云脑”计算机,应用了4套华为Atlas 900系统,计算解决AI问题的能力世界领先。
“5G不可能有杀手级应用
宁波要建杀手级平台”
中国工程院张平院士是宁波的“3315”领军人才,他分享的主题是新基建中另一个大项——5G。
5G商用后,人们一直在期待5G领域和4G一样出现杀手级应用,但张平院士的回答很明确:“5G不可能出现杀手级应用。”
为什么呢?5G更多用于行业改造,其核心能力并不是高带宽,而是大连接、高并发。比如,工业互联网就是一个明确的应用场景,但工厂和工厂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差异悬殊,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应用可以“一招鲜,吃遍天”。因此,宁波在发展5G过程中,要注重建设杀手级的平台。
这个杀手级平台的建设,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智”、一个是“简”。“智”就是依靠人工智能,依靠郑纬民院士说的政府搭台,提供核心能力。“简”则是这个平台的架构要进一步简化。
“我们国家做工业互联网的目的是加速传统企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们不能把应用做得光鲜华丽,非常复杂。一定要能符合企业的实际诉求,最重要是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不能提高其转型的成本。”张平说。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也对张平的建议做了补充。他认为,新基建要搭建新体系,要开放更多的资源给企业、给民间,比如频段、比如开源的实验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建设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实验场,像高铁网络一样,构成信息技术高铁实验网络。宁波在这个实验场中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高铁站”即实验节点。汇集数据和应用成果,提供算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