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新基建 > 杨骅:新基建背景下的5G发展与数字社会前景 详情

杨骅:新基建背景下的5G发展与数字社会前景

北大国发院 杨骅 / 2020-05-18 15:29:32
日前,北大国发院MBA讲坛第二十五讲,由北大国发院EMBA2002级校友,TD产业联盟秘书长、教授级高工杨骅主讲。本文据演讲内容整理。
 
今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讨论。
 
第一,新基建背景与意义;
第二,5G缘何成为新基建之首;
第三,未来数字社会发展前景。
 
新基建背景与意义
 
随着产业的发展,全球数字化浪潮在进一步加速推进。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国家发布了本国的数字发展相关战略,未来数字经济将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来看,今天我们已经到了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段,意味着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到自动化生产模式之后,进入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傲人成绩,但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劳动力红利、环境资源供给、投资拉动作用、外部市场需求)正在减弱。过去以这种传统方式发展了三四十年,到今天已受到发展限制。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发展势能。
 
此外,在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体量,很多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这一次疫情,对全球经济都会有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很难在“新冠”大流行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因此,它也倒逼着商业模式的变革,数字经济的变化升级。这是应对国内外环境的重要举措。
 
正是在以上三种背景下,“新基建”应运而生。 
 
实际上,早在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了“新基建”概念,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强调要加快5G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之后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完善“新基建”相关方案,不断促进“新基建”的起步。
 
我个人归纳,“新基建”是从两方面为未来的数字化社会提供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流通,即解决未来数字社会的数据流通、物的流通的问题。比如5G网络是为数据的传输流通来搭建的,是信息数据的高速公路;特高压是能源的传输,能源的通路;轨道交通、高铁,是常规理解意义上人和物的流通。另一部分可归纳为资源(或者是能力),提供大数据、算法、电力等。如新能源充电桩,它需要的是不同于石油的能源。新能源充电桩的普及,对于未来整个社会交通方式的能源改变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等,都是为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或者说是智能化发展提供能力。 
 
“新基建”有着近期和远期的重要意义。
 
从短期来看可提振经济。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一方面中美贸易的摩擦使得很多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爆发,出口需求受到限制,传统的消费也大幅度下降。并且传统的基建也不再能够进行,房地产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比重开始逐步下降。那么这一轮的新基建,潜力巨大,将通过新的模式来带动经济发展。从相关机构给出的一些预判数据来看,2020年5G建设投资规模约2400-3000亿,工业互联网约1200亿,大数据约2400-3000亿等等。这些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抵折之前提到的经济损失,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从长期来看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到“供给侧改革”,各行各业也在纷纷学习,以期望推动本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但进展相对缓慢。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迫于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和疫情的压力,各行业加速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快速统一了对于行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而随着新基建的开展,为各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数据传输和资源供给能力,能够大大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使得我们有可能会走在全球的前列,率先实现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新基建”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基础。过去我们曾提出过工业制造2025,以及未来整个产业和工业强国相关的战略规划。这一轮的新基建,将会大大促进这些规划的实施,尽早实现中国智能制造2025。对于高端的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航空的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装备、生物医药与智慧医疗等等,给诸多方面提供很好的基础设施,为这些行业下一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能。除了过去三大传统领域动能外,未来会有新的经济、新的业态和新的动能模式,使得我们国家在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上,来实现全社会的转型。
 
“新基建”也是推动整个数字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成,将会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它会在基于高速率、快速、低时延的海量连接网络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各领域的智慧化管理和生态体系的智能化,最终实现数字社会发展的目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