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昱:民生短板在哪 “新基建”就补哪
经济日报 / 2020-04-16 15:19:33
近日,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作出部署,有关部门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应举措。加快推进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将助力民生改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深入应用在多个民生领域。大数据、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等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对疫情防控助力巨大,让人们看到了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价值。比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疫情监测分析和人员管理,挖掘利用大数据,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更多全面系统、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分析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能实现医疗防疫物资供需精准对接、高效生产、统筹调配。借助5G技术支持,远程会诊系统在全国各地医院快速落地,专家可以对偏远地区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在线问诊,提供救治指导。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消费升级。当前,数字化转型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用将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产生新的创业、就业机会,并打造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拓展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消费供给,形成新的消费蓝海,促进我国经济提升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疫情期间,学生通过线上数字化空间学习,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企业员工通过云平台在线办公、网上培训和协同研发,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生产两不误;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发挥数字供应链高效优势,创新商业模式,为民众生活物资提供保障、助力畅通商品流转等,都是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为改善和保障民生发挥支撑作用。当前,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与消费升级、消费多样化趋势并存,“新基建”要瞄准民生需求,补齐民生短板,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使优质医疗、教育资源能够延伸服务半径,提高覆盖面,让更多人受益。借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改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工作环境。结合“新基建”实施,同步加强相关岗位人员培训教育,才能使“新基建”释放的就业空间更好满足人们需求。
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注意注重均衡和融合发展。比如,关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性,适当侧重基础设施薄弱区域,促进均衡发展,消除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更加瞄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加强行业引领,促进我国新兴产业抢占全球技术高地。“新基建”还要注重在投资主体、区域分布、管理方式等方面更加多元,更加市场化,鼓励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提升管理和运作效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