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数字经济 > 找准技术进步与就业市场发展的平衡点 详情

找准技术进步与就业市场发展的平衡点

学习时报 / 2024-10-09 15:11:33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诸多新兴的岗位。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业市场反应却显得相对被动且滞后,加剧劳动力供需结构性失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如何在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就业市场的稳定程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亟待关注与解决的突出问题。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不只是为劳动力本身制造了机遇与挑战,更是向社会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一方面,数字技术发展的“快”节奏,能否跟得上?技术的快速迭代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工作岗位。例如,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工程师、云架构师等新兴职业需求激增,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数字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之下,许多传统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对传统岗位的技能新需求。然而,就业市场上大量高新技术岗位的空缺表明,不论是新兴岗位的技能的高要求,还是传统行业技能的新要求,都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反应的“慢”步伐,能否行得稳?稳定的就业市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在均值附近呈现正态分布。大多数劳动者的技能处于中等水平,既能够满足传统行业的基本需求,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长期来看能够逐渐适应新技术的要求。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技能需求的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而低技能或技能不匹配的劳动者则面临被就业市场淘汰的风险。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字技能与就业报告》,全球范围内约有40%的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来应对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
 
当前,劳动力过剩与短缺现象同时存在,相互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虽然可以预见,假以时日,这一矛盾能够在就业市场“看不见的手”调节之下趋于缓和,但短期内仍需积极调控,避免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首先,要提升就业市场灵活性以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速度客观上无法迁就劳动力现状,唯有提升就业市场灵活程度,主动跟上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提升就业信息科学性和敏感度。研究机构要加强对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深度研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行业趋势,科学预判未来就业市场的动向。决策部门要紧密关注前沿研究动态,及时应对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确保政策措施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政府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就业市场动态,包括新兴岗位的需求、技能要求及传统岗位的转型趋势等,引导劳动力找准职业技能发展方向,有效缓解信息差带来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构建多方对话与利益平衡机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与社交媒体的力量,建立互动性公众参与机制,收集各方意见与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多元视角。搭建政府、企业、劳动者等相关方沟通平台,推行多方对话共商机制,在推动就业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注重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协调。
 
其次,要构建综合解决方案以应对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就业市场的矛盾产生根源不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是涉及公共管理、教育、市场等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亟需多方合力构建综合解决方案。其一,政府应做好引领者的角色。通过制定前瞻性的政策与规划,引导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鼓励企业参与就业培训和社会责任项目。其二,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劳动者的培训与发展纳入企业整体战略之中,在追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劳动者水平同步提升。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岗位创新,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其三,劳动者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自学等方式,主动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灵活调整职业规划,积极寻找与自身技能相匹配的就业机会。其四,教育体系须持续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应新技术需求的课程体系与培训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建立健全终身学习机制,为劳动者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与支持,助力其在新技术时代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最后,要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以缓解科技对就业的压力。就业问题极易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切实保障各类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与权益,缓解技术革新带来的就业市场压力。一方面,优化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公平与效率。针对高新技术岗位,设计更加灵活的薪酬体系,既能吸引并留住高技能人才,又能通过绩效激励促进技术创新与产出。同时,对于传统行业转型中的低技能劳动者,通过优化最低工资保障,防止其基本生活受到过大冲击。通过税收政策调节,将部分税收用于支持低收入群体的技能培训、再就业援助及社会保障项目,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建立针对新技术就业市场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兴行业的发展、劳动者技能提升、创业扶持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新技术红利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与新就业形态人员的社保制度。将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平台经济工作者等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也能享受到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待遇。针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收入不稳定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社保缴费方式,如按项目、按收入比例或按年度一次性缴纳等,降低其参保门槛和负担。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社保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务。作者:管文卫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