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2023-04-09 21:49:38
4月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8万亿元。行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27.2%,创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国家层面对数字中国战略统一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经济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移动通信技术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目前中国4G基站占全球一半以上,5G基站达到185.4万个,5G用户超4.5亿户。数字基建覆盖面的提升,不仅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更赋能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的变革提供了可能和动力,同时衍生出数字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和转型提供新动能。
数字经济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显著的高效性和高质量性。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科技支撑,促进了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融入实体经济的生产实践,提升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据要素的特殊性,表现出了要素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
具体而言,数字经济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在提高企业供给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缓解了市场发展中的供需平衡难题。同时,数字与产业的协同,促进了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化、协同化、服务化的发展,推动了工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数字经济使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寻找到了全球价值链新的突破点,“数字丝绸之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实践方案,由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大数据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国家经贸往来的公开透明作了重要示范,对于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合作和普惠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持久动力源泉,需要多方式、多举措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合力。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加强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缩小城乡、东中西部之间数字基建的差距,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打通乡村互联网基建,提高数字基建覆盖面,推动传统基础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通过财政、产业政策倾斜,加大对中西部数字基建的支持力度,精准靶向促进数字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加快提高数字人才供给水平,为高水平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加大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构建数字技能培育体系,破解城乡人才失衡问题,同时培育数字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依托大中专院校、企业、培训机构培养数字人才,通过数字技能大赛等方式打造数字创新氛围,加快创新政策体制和机制建设,形成数字人才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最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让数字真正赋能实体经济。一方面,加快数据在行业、地区之间的共享,建立全国统一数据市场、数据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用数字技术助推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数字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推动数字领域商业模式,产业建设力度,提高数字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促进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盘和林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