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3-04-02 21:31:13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59%,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为10.3万亿元,较上季度环比上升17.0%。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30家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11家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的16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为数字经济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刘守英表示,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要素,每个人的经济活动都在提供数据,但成为生产要素的数据是经过采集、处理和分析的,用于某种生产和服务目的的数据,是对海量数据进行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参与生产和流通,对其他要素具有乘数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显。“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渗透到实体经济生产流通的全过程,产生实体经济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对资源进行优化和重组。‘数据+算法+算力’与实体经济生产活动深度融合,形成数字生产力。数据能够把不同生产要素进行连接,从而产生倍增效果,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刘守英指出,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渗透到实体经济全过程,以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对实体经济进行改造。从流通环节的融合深入到技术研发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和数字生态环节,重点推进前端、中端和末端的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技术研发环节、生产环节和生态环境多方面的深度融合,使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深入实体经济全过程。
刘守英提出要在技术层面实现数字技术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发展的各种数字技术通过创新过程组合形成“数据+算法+算力”的集成创新能力,使实体经济的生产工具由工业技术转变为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劳动者的生产载体由生产车间转变为信息互联网、智能互联网平台。使实体经济以大数据技术为动力与枢纽系统,以计算技术为计算存储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决策分析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数字化信息系统。
作者: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